瀏覽次數:次
“這是管道清洗機器人、管廊巡檢機器人、商用清潔機器人、智能語音分類垃圾桶,還有這個防疫消殺機器人,疫情期間在全國多個一線城市應用……”近日,在秦創原總窗口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的秦漢創新中心,43歲的楊劍樂在介紹團隊自主研發的機器人產品時如數家珍。
其研發的商用清潔消毒機器人在西安、深圳、武漢等地的單位、商場和大型會議活動中上崗,降低了人力物力投入,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消殺機器人在西安北站、南站、火車站和一些項目工地落地應用。巡邏機器人在灃東新城部分公園使用,代替人工巡邏。通風管道清潔機器人在西安的一些國企單位實現應用。
雖是80后,但陜西中建建樂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建樂”)董事長兼CEO楊劍樂和他的團隊卻在全國機器人及機器人皮膚研發領域頗有名氣。“我們是全省首家以機器人皮膚、電子智能感知皮膚、機器人衣服的研發生產為一體的科技企業,而且是西部第一家成立機器人皮膚創新研發中心的企業,這么說吧,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專心做好機器人皮膚!”楊劍樂的話語間滿是自豪。
機器人皮膚,是專為機械組成的機器人研制的皮膚樣結構,實際上是一套可檢測空氣壓力的“皮膚模組”,有了這套皮膚,機器人在抓取一些易碎的物體時不會造成任何損壞。
“跨界”再創業
楊劍樂大學就讀的專業是土木工程。畢業后,他先后在西安、北京等地的高校、國企,從事信息化、軟件開發管理及市政、環保、機電工程等工作。按理說,他的工作經歷與機器人并不沾邊,那為什么后來又轉行做起機器人和機器人皮膚的研發?
“近些年,我的工作主要偏向工程領域,從業多年,逐漸發現一個現實問題:技工越來越難招,用工成本不斷增加,而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環境,如狹小的管廊或有害的空間,人工作業存在安全隱患,也不適合人來操作,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用機器人替代?”就這樣,2018年,楊劍樂將目光轉向特種工程領域的機器人研發。
憑借多年在高校、國企工作的背景和背后的人才資源優勢,楊劍樂的公司逐步從傳統環保技術領域向智能建造行業領域轉型,開始致力于市政、環保、安裝等工程領域機器人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研發團隊不斷充實。其間,中建建樂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聯合成立了“工程領域智能產品研發與制造研究中心”,研發特種工程機器人。后又與西北大學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一批教授、博導也加入了他的團隊。
“原”上“新家”暖
“秦創原啟動建設的消息讓科技工作者振奮不已,我從多個渠道了解到秦創原豐富的資源和優惠的政策,而且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離機場很近,方便與客戶交流往來,是企業‘新家’的不二選擇。”楊劍樂表示,基于這些考慮,2021年10月,中建建樂正式入駐秦漢創新中心。
入駐秦漢新城后,楊劍樂真切感受到了新區新城親商重商愛商的誠意——“三免兩減半”(前三年免、后兩年減半)房租優惠政策,給企業初期運營節省了成本;辦公場地硬件配套完備,是真正的拎包入住;運營中,新區新城和秦創原創促中心又提供了一攬子支持,參加“青禾計劃”系列培訓受益匪淺。外出考察交流、路演等活動,既增加了企業市場曝光量,也為企業儲備了大量優質客戶資源。近期,秦漢新城又為他們對接了金融機構,正在申請的“科技貸”將進一步緩解企業經營壓力。
短短一年半時間,中建建樂不僅成立西部首家機器人皮膚創新研發中心還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管道機器人、機器人數字皮膚、具有力的觸覺感知機器人皮膚、對環境觸覺感知的變色機器人皮膚和偽裝機器人皮膚研發上均取得了新突破,掌握了控溫、變色等特殊效果技術。其自主研發的防疫消殺機器人疫情期間還在西安、武漢、深圳等地應用。
截至目前,企業已完成“機器人皮膚”“管道清洗機器人”“管廊巡檢機器人”等十余個項目的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44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14項,在審發明專利46項。
從西咸走向全國
連續四年入庫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第二屆中國5G+創新創業大賽“最佳產品獎”、第三屆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大賽、絲路專項賽“二等獎”、連續三年獲得機器人行業有著諾貝爾獎之稱的“恰佩克”獎……
三十余項國內重要獎項見證了中建建樂在“原”上的“加速跑”。
同時,作為中建建樂創始人、掌舵人,楊劍樂本人也獲得“三秦青年科技創業之星”“西安市職業技能帶頭人”“西安市科技專家庫”入庫專家等稱號。面對這些榮譽,楊劍樂并不自滿,“眼下,我們正憑借自身在機器人皮膚專利技術上的核心優勢,深耕市場,今年1月已在青島設立子公司,下一步還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等地推廣技術合作。”
“未來,隨著機器人皮膚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們所面對的機器人將不再是冰冷單調的,而會像人一樣有溫度、有感知、有感情。”楊劍樂介紹,中建建樂研究的機器人智能感知皮膚可以與機器人復雜的曲表面結合,準確測量包括剪切力等物理參數,幫助機器人做出正確操作,提高機器人傳感器靈敏度,未來可廣泛應用于工業、智能家居機器人,提高機器人在觸摸、抓取和操縱物體任務中的表現。“通俗地講,我們研發的機器人皮膚可以在特殊應用場景下,如高溫、腐蝕等的環境中讓機器人不受影響、自如工作。在國內相關領域,能掌握這項技術的企業也是屈指可數的。”
“中建建樂將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及區域多重創新扶持政策,強化科研攻關,在特種機器人研發領域持續邁進,讓人們提到機器人和機器人皮膚,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西安!”楊劍樂說道。
近年來,西咸新區加快推動秦創原總窗口建設,秦漢新城緊抓建設機遇,打造“秦創原·渭河科創帶”。整合區內優勢資源,通過項目引領、政策扶持、平臺支撐等舉措,支持科研項目落地,扶持中建建樂、匯聚予果、迪泰克、陜西干細胞、奧卡云等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企業快速發展。同時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政策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激發人才活力,轄區從事科技開發工作的創新人才已達千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