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億、2億、3億、4億、5億……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我國疫苗接種從1億劑次到破2億用了25天,從2億到超過3億劑次用時16天,從3億劑次到突破4億劑次用了9天,從4億劑次到5億劑次僅僅用了7天。“苗苗苗”按下快進鍵,既彰顯了中國老百姓對國產疫苗的充足信心,也體現了我國集中精力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加強疫苗接種,我們就能早日構筑一個堅強的群體免疫屏障。
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絲毫不敢松懈。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021年5月24日7時01分,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16750萬例,新增464,642例,累計死亡病例347.7萬例,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00萬例的國家達28個,92個國家病例超10萬例。經過全國上下的艱苦努力,我國只有近10萬人感染過病毒,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也就意味著我國99.99%以上都是易感人群。正如此前多位權威疾控專家所說,假如我們不盡快用成本代價最小的疫苗手段,建立起免疫屏障,那么我國的優勢就會變成劣勢,就會形成“免疫洼地”。
實際上,主動接種疫苗往小里說是維護身體健康的必要做法,往大得講也是愛國愛家的具體行動。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多個國家出現爆發式增長,尤其是亞洲相關國家成為國際疫情的新熱點和重災區。加之,我國部分城市檢測到印度變異毒株,外防輸入壓力加大,疫情防控呈現長期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告訴我們,接種疫苗構筑國內免疫屏障容不得半點遲疑。人人行動起來,我們就能用點滴行動匯聚起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強大合力。
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更要有大國的擔當。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履行大國責任,同其他國家并肩作戰、共克時艱。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向80多個有急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累計為全球供應3億劑疫苗。此外,還與埃及、阿聯酋等10多國展開疫苗技術轉讓和合作生產,提高疫苗產能。我們堅信,國際社會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走出人類歷史上這段艱難時刻,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要避免從“防疫高地”變為“免疫洼地”,必須緊抓窗口期,加快推進接種疫苗。令人欣喜的是,當前我國我國疫苗接種的能力已經超過了單日1500萬劑,是世界最高,還可以提高到單日2000萬劑。同時,目前我國有5款疫苗獲批了附條件上市或是獲準了緊急使用,包括3款滅活疫苗,1款腺病毒載體疫苗和1款重組蛋白疫苗。可以預見,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實現群體免疫的目標,在全球疫情防控中跑贏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