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安延煉精細化工廠計劃財務部銀行出納兼稅務會計麻小明挪用公款潛逃15年,被西安市紀委監委專案組押解回西安;新城區政府黨組原成員、原副區長王小輝,浐灞生態區管委會原副主任樊偉,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管委會原副主任李紅嚴重違紀違法受到查處……2018年,西安市紀委監委頻頻出手,追逃追贓、“打虎”“拍蠅”,一刻不停,持續保持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這一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紀檢監察機關恢復和重建40周年,是西安市紀委監委合署辦公的第一年。在省紀委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加強政治監督,正風肅紀,“零容忍”懲治腐敗,全市紀檢監察工作取得新的明顯成效。
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堅決落實“兩個維護”
“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力督促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精準落實!”這是對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使命的新定位和再強化。
堅決打贏“秦嶺保衛戰”!全市紀檢監察系統1500余名干部緊急出征,奔赴專項整治現場。入戶摸排別墅4187套!使用監察措施800余人次、談話2700余人次;配合省紀委監委,嚴肅查處西安市秦嶺辦首任主任、規劃局原局長和紅星,市國土局原局長田黨生,市環保局原局長羅亞民,市政府原秘書長焦維發,原戶縣縣長張永潮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對秦嶺辦副主任王聰林等31人采取留置措施。
“圍繞‘政治上查清、整治上徹底、長遠上規范’要求,我們舉全市之力,打了一場秦嶺違建別墅整治攻堅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說:“這是一場刻骨銘心的從思想到行動的鍛造與重塑,最大的體會是上了一堂鮮活具體的‘政治教育課’。 我們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知恥后勇、狠抓整改,接受了一場政治洗禮,讓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融入血脈、正向篤行。”
堅持從政治紀律查起,市紀委組織沿山6區縣、19個市級部門深入開展政治紀律自查。在媒體廣泛公布秦嶺北麓違建問題舉報方式,在沿山6區縣設立舉報點,多渠道受理群眾舉報,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整治工作。全面摸排別墅信息,深入開展公職人員持有秦嶺北麓房屋申報工作。零容忍、無禁區,從嚴從快查處違建項目背后的利益輸送、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等腐敗問題,以及違規審批、監管不力、不作為、亂作為等失職失責問題。
加強對排查、違建拆除和復耕復綠等工作進行的監督檢查,發出督辦函20余份,問責29人,嚴肅查處通報臨潼區馬額街道辦、長安區灤鎮街道辦工作人員作風不實、排查不力等典型問題。著力推動構建長效機制,組織召開情況通報會、警示教育會,督導長安區等27個單位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制定《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問責辦法》,開展專項警示教育,鞏固拓展整治成果。
市紀委監委突出政治監督,高度警惕“七個有之”問題,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問題60件,處分60人,移送司法機關5人。深入肅清魏民洲等流毒影響,舉辦成效展覽,516家單位11.1萬人觀展;梳理涉及魏民洲等人問題線索85件、處理99人,嚴肅查處7名市管領導干部,政治生態進一步修復。
零容忍懲治腐敗
持續強化不敢知止的高壓態勢
減存量、遏增量,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持續強化高壓震懾。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緊盯“三類人”,緊盯關鍵少數和重要部門、重要崗位干部,緊盯工程招投標、物資采購、選人用人等問題,精準有力懲治腐敗。2018年,全市受理信訪舉報14176件,處置問題線索8267件,立案4088件(市管干部97件、縣處級427件);處分3697人(市管干部43人、縣處級349人);移送司法機關112人。堅持開展“以案促改”,針對查處的典型案件,督促長安區、市軌道辦、高新區等單位開展“以案促改”工作,產生了良好的政治效應、紀法效應、社會效應。
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嚴肅查處“南長安街壹號”購房搖號、地鐵“安檢門”、高新控股高管任命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問政時刻》《每日聚焦》《黨風政風熱線》媒體監督作用,形成“群眾反映問題、媒體曝光問題、責任單位整改問題、紀檢機關跟進問責”的監督模式。
充分發揮巡察利劍作用。采取上下聯動、交叉巡察辦法,實現市區(縣)巡察機構人員互動、工作協同、信息共享,推動巡察監督向基層延伸。全年市區(縣)兩級黨委巡察184個黨組織,發現問題1823個,移交問題線索799件,立案152件,處分167人。
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處理11264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7390人次,第二種形態3414人次,分別占65.5%、30.3%,監督執紀在聚焦“關鍵少數”的同時,向“管住大多數”拓展。
市紀委監委還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營造“不想腐”文化氛圍,以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西安碑林博物館、葛牌鎮蘇維埃政府紀念館和紅25軍軍部舊址等58個廉政文化基地、示范點為依托,開展富有特色的廉政文化活動和作品創作,藍田《呂氏鄉約》、碑林廉政書法筆會、“八辦”的紅色故事,受到黨員干部的喜愛和歡迎。創作的10集廉政公益廣告入選中央紀委“清廉中國”欄目,并在中央紀委網站展播。
重拳出擊“五個專項工作”
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
“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式河黑臭水體做‘加蓋’處理,假裝整治,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市紀委監委組織拍攝的新聞專題片《作風強化在西安》,在全市黨員干部中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和反響。
聚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種表現”,市紀委梳理通報典型案例25起,立案查處99件,處分199人。2018年全市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24件,處理480人,通報典型案例76起。向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及不擔當、不作為等集中亮劍,促進了整治“四風”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發展。
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開展“三進三查”活動,對2016年以來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大起底”,每月明察暗訪、每季度公開點評監督執紀問責情況。全年查處215件,處理357人,通報典型案例86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證。
嚴查黨員干部涉黑涉惡腐敗和充當“保護傘”問題。建立與公安機關問題線索雙向移送反饋機制,市紀委監委采取組建專班、提級辦理等辦法,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線索。2018年共處置涉黑涉惡腐敗問題線索390件、立案152件、處分253人、組織處理74人,移送司法機關44人。嚴肅查處高陵區馬安橋犯罪團伙涉黑涉惡、派出所原所長尤戰峰充當“保護傘”問題。嚴肅查處雁塔區曹永輝、曹利偉為首的惡勢力犯罪團伙和8名公職人員職務違法犯罪問題。
堅決向生態環境違紀違法問題“亮劍”。制定《“鐵腕治霾·保衛藍天”問責辦法》,建立暗訪、約談、問責、問題研判、通報曝光“五項工作機制”。全年查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問題1094件,處理1801人。嚴肅查處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的公式河黑臭水體一蓋了之、截污管道建設敷衍應付、摸排上報弄虛作假等問題,問責51人。積極開展“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對農地非農化暴露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嚴肅追究。
全面助力“營商環境提升年”。制定《損害營商環境問責辦法》,每月檢查全市PPP項目進展情況,聯合市編辦等部門清查22個市級機關部門96項行政許可中介服務事項。全年查處1081件,處理1306人,通報曝光16起,推動親清政商關系的建立。
打鐵必須自身硬
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
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用好紀法“兩把尺子”。西安市穩步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市、區縣監委全部按期組建,全市監察對象從9萬人增加到19.7萬人,實現了對行使公權力人員監察全覆蓋。市紀委監委出臺執紀監督監察工作辦法等15項制度,細化線索處置、立案審查、留置措施等工作流程,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按照“形神兼備”要求,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年”活動。分3批組織黨員干部到梁家河參觀見學,接受紅色教育。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采取委托培訓、自辦培訓、以案代訓、上派下掛等方式,培訓紀檢監察干部3880人次。開辦“干部講堂”,人人登臺授課,互相交流學習,不斷增強日常監督、執紀審查、依法調查等本領。加強對派駐機構的監督管理,2018年市級派駐機構立案344件,處分362人,發揮了“探頭”作用。
刀刃向內,開展“五查五看五爭當,鍛造紀檢鐵軍”專項教育和“庸懶散慢虛”干部作風排查整改活動,劃定紀檢監察干部“十嚴禁”紀律底線,強化對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管理。立案查處紀檢監察干部違紀問題15件,處分15人,調離紀檢監察系統3人,清除了“害群之馬”。
四十載大潮奔涌,到中流擊水!接力書寫紀檢監察工作新篇章!新的一年,全市紀檢監察干部將牢記職責使命,不忘初心本色,做到自身硬自身凈,始終把監督“利器”挺在前面,交上一份西安追趕超越征程上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