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只鳥兒悠閑散步,卻誤入其他鳥類領地遭“圍毆”。近日,在西咸新區灃河生態景區的河道綠地里,央視記者用鏡頭記錄下這一有趣的一幕。
鏡頭里,一只雄性環頸雉在河灘草地上悠閑散步,不小心誤闖入灰頭麥雞領地。領地意識非常強的灰頭麥雞正在孵化幼鳥,為了保護巢中幼鳥,灰頭麥雞夫婦開始輪番上陣驅逐入侵者。它們不斷飛起盤旋向環頸雉俯沖,甚至兩面夾擊環頸雉,環頸雉勢單力薄一直處于下風,無奈最終選擇逃離,灰頭麥雞夫妻成功守護了自己的領地。
灰頭麥雞種群數量較少,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N級。而這次鳥兒“圍毆”場景,并不是灰頭麥雞第一次在新區“亮相”。此前,攝影師就曾在灃西新城拍到灰頭麥雞悠閑散步的畫面。
野生鳥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反映生態環境的一面鏡子。為何如此多野生鳥類齊聚灃河生態景區?這與西咸新區近年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緊密相關。灃河水生態的提升就是生動寫照。
4月中旬,站在灃河橋上眺望,兩岸植被郁郁蔥蔥、美不勝收,水鳥不時掠過。但是在十多年前,這里兩岸卻是另一番景象:垃圾傾倒、雜草叢生。為了讓灃河美景恢復,西咸新區實施了灃河治理綜合工程,以“柔性治水、生態治河”為理念,治污、凈水、增綠等多措并舉,利用河流自然形態打造生態節點。
工作人員介紹,灃河兩岸采用低投入、低維護、低影響開發設計理念,通過對灃河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修復和重建河流生態系統,展現郊野、生態景觀。河灘面治理中,這里為周邊市民和游人提供與自然和諧互動的親水場所,正一幅碧水藍天花海的美景。
水清了、岸綠了,鳥兒們也都聚集起來了。近三年來,西咸新區轄區內灃河兩岸綠地面積增加了2600余萬平方米,水質穩定在Ⅲ類,白鷺、白鶴、黑鸛、綠頭鴨等以前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也逐漸在此安家,日常可觀測到的鳥類有20余種。
現在的灃河流域,水清岸綠,鳥兒翩躚,昆明池·七夕公園不但是西安市“最美河湖”,更被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授予野生鳥類資源觀測點。灃西新城,夜鷺、灰頭麥雞、環頸稚、鳳頭??等百余種鳥類居住在這里。灃渭生態景觀區、灃河濕地公園、新渭沙濕地公園等地都為鳥兒提供了安寧舒適的生活環境,成為絕佳的觀鳥地。
實際上,在整個西咸新區,綠色的畫卷都在加速鋪開,野生鳥類種類持續增加。2022年,西咸新區開展了野生動物(以鳥類為主)、昆蟲、大型真菌的動態監測,鳥類總種數由211種變為215種,昆蟲由306種增加到353種。2023年,西咸新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采用樣線法和樣點法開展鳥類動態監測,同比新增鳥類12種,發現國家Ⅱ級和省級重點保護鳥類11種。
綠色發展的背后是久久為功的努力。西咸新區按照尊重自然、柔性治水、全域治理、協同保護的理念,啟動實施水生態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113個項目,累計投資108.65億元開展河湖長制工作。建立健全新區、街鎮、村三級河湖長組織體系,組織編制渭河、涇河、灃河新區段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劃定河湖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限制河湖過度利用。近三年來新區河湖長制群眾滿意度測評一直位于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第一名。
“未來,我們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持續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用實干實績擦亮‘水碧魚歡鳥翩躚’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西咸新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新區將持續推動生態保護系統化、環境治理精細化、生產方式綠色化,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西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