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藍天多了,空氣更清新了,這是空港新城轄區群眾近年來最直觀的感受。
人們與藍天白云“見面”次數增多的背后,是空港新城在生態環保領域中一條條“硬碰硬”的舉措,一項項“實打實”的工作。
為進一步有效降低臭氧污染,確保“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空港新城多渠道、多方式宣貫落實無組織排放控制等新標準,積極推進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工作。通過統籌安排部署,制定專項方案、組織培訓學習,強化科技監測、落實巡查督察,不斷提升空氣質量,努力讓“空港藍”成為常態。
2019年,環境部發布了《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要求企業于2020年7月1日起執行相關規定。為了落實該項政策,新標準執行當日,空港新城邀請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咸陽市空氣質量保障項目副組長龐偉強就新標準的適用范圍、管理框架、控制要點及運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幾個薄弱點進行了專題培訓。8月7日,組織召開空港新城2020年臭氧污染防控培訓會,邀請中國科學院環境研究所劉隨心教授詳細講解臭氧的性質及特征、排放及要求、防治及管控要點。
為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新城治霾辦還編制了揮發性有機物宣傳材料,向轄區企業、建筑工地和社區居民分發,宣傳揮發性有機物(VOCs)危害和新城的管控政策,引導大家知曉政策,踐行綠色低碳,共同創造并享受生態紅利。
針對當前揮發性有機物防治面臨的新形勢,新城生態委召開專題會議,對揮發性有機物防治工作進行研判和安排部署。
同時,結合新城實際制定《空港新城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空港新城2020年臭氧污染天氣管控方案》,根據空氣質量預報和新區統一調度,落實臭氧分級管控要求,明確任務,細化措施,夯實責任,為穩步推進揮發性有機物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為常態化督促指導各項污染防治措施落實,新城成立了空氣質量提升專項小組,通過聯合檢查、現場整改、定期復查、督辦通報等多種方式,對轄區內涉及大氣環境問題的重點項目和重點區域進行專項檢查。小組成立以來共發現問題106處,現場整改88處,督辦通報9次。針對發現問題的企業,空港新城逐一指導整改,通過常態化、規范化的督導檢查,使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
新城還對轄區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企業進行逐一摸排統計,建立重點管控臺賬。并通過企業自查、隨機抽查、定期檢查等方式,切實加強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企業管控,夯實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舉措,加大揮發性有機物(VOCs)整治力度,確保實現達標排放。
為進一步分析并掌握新城區域揮發性有機物(VOCs)特征污染因子及時空變化規律,空港新城利用揮發性有機物(VOCs)走航監測,通過時空對比、定點對比、復查對比、典型組分追查等方式對新城站點周邊、物流園區、各街鎮涉氣企業開展監測,強化精準治霾的科技支撐。
同時,生態環境局安排技術人員采用手持PID光離子檢測儀對部分區域、路段,重點對建設工地、涉氣企業進行現場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分析污染排放情況,努力實現重點管控、點面結合的巡查督導模式。
藍天保衛戰,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今年以來,空港新城空氣質量雖同比改善,但對比關中地區其他區縣和新區其他新城,改善幅度較小,形勢異常嚴峻。從“打好”到“打贏”,未來的治理任務將更加艱巨,需要更多艱苦努力。空港新城將在新區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全面落實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要求,突出抓好企業排查整治和科學管控指導,引導轄區企業減污增效,強化精細化管理,提升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能力,真正讓“空港藍”成為常態。(供稿:空港新城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