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3月19日上午,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上林路街道小王村基層河長王較利,開始了新一天的巡河。他負責的是渭河堤西至玻璃棧道河道巡查,經過一年多的治理,這里河水清澈,綠樹成蔭,“家門口的這條河道水質好了,污水沒了,群眾也多了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近年來,西咸新區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工作要求,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的責任向“有實”的成果轉變。今年3月,西咸新區河湖長制群眾滿意度測評得分82.22分,在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中位列第一。
1.水質明顯改善。新區區域內渭河、涇河、灃河水質明顯改善,全年穩定達標。以灃河治理為例,已完成堤防填筑38.1公里,治理灘區面積7339畝,沿岸形成灃東灃河生態景區、灃東灃河風雅楊林、灃河東伊人廣場、斗門水庫試驗段、能源辦灃河入渭口生態景區、文教園段灃河濕地公園等6處水利景觀節點。計劃今年8月底前完成剩余段11.4公里堤防、堤頂道路建設,使灃河堤防新區全段貫通,12月底前完成剩余4000多畝灘區治理及景觀綠化工程提升,塑造灃河綠色廊道。
2.根治“四亂”頑疾。2019年,西咸新區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查9.6萬次,整治清理河湖“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問題245處,清理河湖內亂堆1350 立方米。堅持源頭治理,實行污水防治和生態修復兩手抓,完成79個行政村的污水治理。聘請“市民河長”79名,發揮民間河長優勢,協助做好河湖監督管理。啟動全區河湖管理范圍與保護范圍劃定工作,現已完成渭河、涇河、灃河劃界,今年6月底前完成其他河流劃界工作。
3.堅持生態修復。生態修復理念也是西咸新區水系治理的主要思路之一。采取“一河一策”,對區內河流逐條編制管護方案,明確治理措施和保障機制。其中,太平河治理以水生態修復為重點,對河道去直增彎,利用生態濕地凈化河道水質;沙河通過擴堤淺灘恢復河道功能,實現“一河一特色” “一水一景觀”。
今天是世界水日,如果鳥瞰西咸新區我們可以看到以斗門水庫為核心,渭河、涇河、灃河3條主要河流為骨架,6條城市水系為主脈,9個大型水面為主要節點,18個湖泊濕地為襯托,36條景觀水系為綠網的城市水系格局正在逐漸延伸開來,這些密如織網的城市水系像絲帶一樣蜿蜒流淌,不僅扮靚了城市,更帶來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