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綠色發展生態西咸

繪就生態環境“高顏值”

西咸新區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取得顯著成效

四季輪替,冬去春來。立春時節,漫步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昆明池·七夕公園,清風裊裊、碧水盈盈,暖陽下的西咸天藍氣凈、水清地綠,群鳥蹁躚……一幅藍天、碧水、凈土的“生態畫卷”迤邐展現。近年來,西咸新區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提升,為助推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頭頂的藍天更多了



“看到藍天白云,就會忍不住拍下來發朋友圈和大家分享,現在這樣分享的頻率越來越高了。藍天白云映襯下的公園美景、高樓林立在這藍天下顯得分外美麗。空氣越來越清新了,生態越來越好了,環境越來越美了,我們生活在這里也感到很幸福!”家住西咸新區巴塞陽光小區的市民沈先生說。藍天就是幸福。對于這些,生活工作在西咸新區的百姓感受尤為深刻。這是西咸新區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結果。2020年,西咸新區全年優良天數269天,同比增加32天,較“十二五”末的130天翻了一番多,改善列全省第一;PM2.5濃度51微克/立方米,較“十二五”末的92微克/立方米改善44.6%;連續三年完成省政府下達的PM2.5改善目標,成為“十三五”期間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最顯著的區域。

面對“十二五”末嚴峻的污染防治形勢,如何讓藍天常在、白云永駐?西咸新區選擇“走出去、引進來”,借鑒京津冀、珠三角等先進地區大氣污染防治經驗,精準、科學、依法治霾,建設西咸新區智慧環保平臺,開展臭氧敏感性分析,大力提升新區科技治霾水平;深入摸底,排查污染源,并結合西咸新區發展規劃,明確了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用地”四大結構、開展“減煤、控車、治源、抑塵、增綠、禁燒”等六大措施,深挖污染源頭,開展精準治霾。

走進西咸新區西安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涂裝車間,可以感受到從項目設計階段即導入環保綠色工廠理念,從源頭到終端減少污染產生。“我們涂裝車間噴涂采用免中涂工藝,減少VOC(揮發性有機氣體)50%以上的排放量,降低30%能耗。前處理采用轉化膜工藝,不含重金屬污染物;噴漆采用干式紙盒漆霧捕捉工藝,降低設備能耗60%,無噴涂廢水產生;烘干廢氣采用TNV(直燃式廢氣焚燒爐)高溫焚燒處理,有機廢氣去除率98%以上。噴涂廢氣全部經過沸石轉輪+旋轉式RTO(蓄熱式廢氣焚燒爐)高溫焚燒處理,余熱回收利用且更節能環保,有機廢氣去除率98%以上、熱回收效率75%以上。”西安寶能汽車有限公司安全環保辦安全環保經理張征表示。

企業自主實現產業升級,在綠色生產減少污染方面寶能為區域企業樹立了榜樣。此外,新區也在不斷探索,通過“淘汰落后,尋求替代”,實現結構轉型。產業結構方面,西咸新區結合新區實際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2018年以來,通過提升改造、關停等方式多措并舉,累計整治“散亂污”企業4546戶,實現“散亂污”動態清零。

在能源結構方面,西咸新區按照“無煤城市”建設思路,從2017年開始,禁止審批任何涉煤項目,推動居民“煤改氣”“煤改電”,共改造21.1萬戶,取締散煤銷售點91個,拆除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557臺,燃氣鍋爐低氮改造147臺。

在運輸和用地結構方面,新區依舊采用“淘汰+替代”的思路,一方面,全面開展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工作。累計淘汰柴油貨車6709輛、老舊燃氣車603輛;另一方面,持續優化公交、環衛、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運輸車隊結構,新增車輛實現純電動化,原有燃油車輛逐步淘汰

。有行動就有改變。驀然回首,廣大群眾驚喜地發現,過去那種陰霾遮日、揚塵漫天的天氣離我們越來越遠了,藍天白云逐漸成了他們鏡頭里的主角。

深入實施“碧水保衛戰”身邊的河湖更清了

一座城市,有水就有靈氣。綠水繞城郭,清風拂面來,這是生活在西咸百姓的切身感受。治水,是污染防治攻堅重要一環。環境美不美,關鍵要看水。

“十三五”以來,西咸新區堅持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三水統籌”。按照“控源截污治水、集約節約用水、一河一策保水、河湖連通引水、河湖長制管水”的總思路,堅持“流域為整體、區域為單元,保護和修復并舉”兼顧上下游、左右岸,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把留住水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增強生態系統綜合服務能力,實現了水生態工程可持續運行,再現河道清水長流,兩岸碧綠自然的生態新格局。

“我家就住在灃河畔,每天早晚都來散步。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美麗的景色,自然而然心情就舒暢了。”在灃河景觀帶散步的楊女士感觸頗深。原先印象中水質渾濁、垃圾遍地的情景早已不復存在,映入眼簾的是通暢的水流、清澈的水體和開闊的廊道景觀。為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 2017年以來,西咸新區截流封堵全區250個排污口,采用無人機巡河等高科技手段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同時,對重點涉水企業開展大排查,強力整治“散亂污”。率先在全省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覆蓋,2020年底出水水質全部達到黃河A標準,有力推動水質改善;以尊重自然為原則,因勢利導,隨彎就彎,開展水生態修復,一河一策提升水環境,推動形成“堤固、岸綠、水清、洪暢、景美、管理長效”的水生態保護治理新格局。

2020年,新區灃河、渭河、涇河達到地表水Ⅱ類,太平河達到Ⅲ類,新河年底前退出劣Ⅴ類,達到地表水Ⅳ類以上。較“十二五”末,新區5條河流水質均提升兩個等級,連續三年水環境質量改善排名居全省前列,2020年列改善首位。

穩步推進“凈土保衛戰”周圍的大地更綠了

一抔土,關系著家家戶戶的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為穩步推進凈土保衛戰,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近年來,西咸新區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原則,按照“打基礎、建體系、守底線、防風險”的工作思路,著力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農用地分類管控、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土壤污染治理;大力開展“清廢行動”,持續探索不產生“廢水、廢氣、廢渣”的中深層無干擾地熱供熱技術,深入推廣建筑垃圾再利用,積極開展“無廢城市”建設,不斷踐行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綠色之路。

“十三五”期間,西咸新區全面完成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土壤環境質量基本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自開展全域“清廢行動”以來,新區累計完成垃圾清運約100萬方;“無廢城市”試點建設有序推進,為全省工作開展積累經驗。“目前可應用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生產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以替代砂礫石等傳統道路骨料為主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其主要可以用于道路工程中路基灰土層換填、結構層水穩層鋪裝以及路堤回填、海綿城市建設中透水蓄水層等。二是再生免燒磚、透水磚、路緣石等細化產品,除了可應用于道路工程外,公園、廣場、園林、景觀、河道整治等項目的鋪裝及內部道路等相關工程也可應用。”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相關部門業務負責人介紹說。

藍天激發城市活力,碧水賦予城市靈氣,凈土孕育城市生機。今日西咸,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未來西咸,將繼續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訴求,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