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大力推動社會各界和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始終致力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天更藍了,水更清了,轄區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
2021年,一座美麗綠色的新城傲然挺立。今天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秦漢新城十四運馬術和小輪車比賽場地,了解“曾經荒山野嶺,今日駿馬奔騰”背后的故事
十四運馬術、小輪車項目配套污水處理廠總建筑面積為10611.39平方米,地下為污水處理水池單元構筑物,地上為配套辦公樓、餐廳和公共衛生間,是西北首個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主要收集來自場館、看臺和酒店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和馬廄產生的廢水。污水處理采用“A2O+MBR”工藝,經過處理后污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經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日處理量為0.2萬一0.3萬噸,賽會期間,日處理量可達到1萬噸。
室內空氣質量保障方面,在建設之初,選用了綠色裝飾裝修材料,并設置新風凈化系統,有效控制室內氨、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氡等污染物濃度。
據了解,在十四運測試賽階段,將采取“建設單位自主檢測+生態環境局監督性檢測”方式,對室內空氣進行監測。“近期,我們組織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馬術看臺樓、馬醫院及馬術和小輪車功能用房等90余處進行監督性檢測,確保場館室內空氣質量達標。”秦漢新城生態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除此之外,秦漢新城還著力提升改造芋子溝、茶馬大道景觀工程,將景觀綠化和區域文化巧妙融合,充分展示了人性化設計理念。寬闊的茶馬大道和干凈清澈的芋子溝,映襯著一座座自荒野中拔地而起的競賽場館,令人稱奇又贊嘆。目前,芋子溝水質每月進行監測,十四運賽會期間,將加強頻次,每周進行監測,保證水質達標。
“十四運是我們陜西的盛會,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好十四運環境質量各項保障工作。”秦漢新城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環境質量保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說道。
近年來,秦漢新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改善轄區生態環境質量,同時大力推進宜居環境建設,改善交通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得到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