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2021年,新區優良天數288天,同比增加19天;PM2.5濃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7.6%。渭河、涇河水質穩定達到Ⅱ類,灃河、太平河、新河和昆明池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新區下半年生態環境群眾滿意度調查列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第1位。
“踐行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以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和國家氣候投融資“雙試點”建設,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探索建立“系統部署、科技支撐、精準調度、協同檢查”四位一體的臭氧污染管控“西咸模式”,臭氧污染天實現四年四連降,從2017年的54天下降到2021年的13天。
“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咸”。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實施全域增綠,累計新建城市公園14個,綠地廣場、口袋公園60個,新增綠化面積10800萬平方米。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級管控,幫扶企業綠色轉型升級。推進綠色機場建設,實現100%新能源公交車。
“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率先開展新區生物多樣性調查,初步建立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物種名錄庫,探索城鎮建設過程中生物多樣性保護模式。新區現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7種,國家重點保護脊椎動物38種,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
“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策劃開展“六五環境日-開卷閱西咸”“綠建未來 生態西咸”“西咸生物大發現-生物多樣性保護進校園”等生態環境主題宣傳活動和“六進”活動,持續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超25萬人次參與共建,綠色發展成為新區共識。
“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建設“無煤城市”,推廣1600萬平方米“取熱不取水”的“零排放”中深層無干擾供熱技術;建設“無廢城市”,實施建筑垃圾資源循環綜合利用,實現70%以上建筑垃圾再利用;建設“無澇城市”,推廣海綿型城市設施1325萬平方米,實現雨水有效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