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咸新區構建全周期的金融投資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強大支持和保障

科技創新現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西咸新區積極探索金融與科技創新的深度融合,構建全周期的金融投資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強大支持和保障。

初創扶持,助力科技夢想起航

“在秦創原這片‘雨林’中,我們這顆‘種子’扎下根來,一定能茁壯成長!”提起自己的科技成果轉化夢,西北大學教授胡軍信心滿滿。多年來,胡軍團隊圍繞超疏水特種涂層材料領域產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科研成果。把成果變成產品,讓它們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一直是胡軍的夢想。

| 超疏水涂層材料效果 |

2022年6月,在“春種基金”的支持下,胡軍在秦創原總窗口成立了陜西龍麟納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創業兩年來,公司相繼開發出防結冰系列涂層等3個系列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化工、電力等領域。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其性能更優,價格也降低了70%以上。

在科技創新的“種子”期,許多初創企業往往面臨著資金短缺、技術不成熟等諸多挑戰。西咸新區聚焦這一痛點,通過設立專項基金、豐富金融產品等方式,助力初創企業拿到“第一桶金”。

以錨定投早投小的春種基金為例,雖然算個“小個子”,但批量精準滴灌秦創原“科創種子”,目前已對接全省30余所高校院所科研項目,完成對256個項目共計2.39億元資金支持。

在“第一桶金”加持下,眾多科創項目成功轉化,產品順利走向市場,相關企業也穩步發展。秦創原總窗口企業西安泰維生物技術設備有限公司等入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陜西氫晨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創業不到2年即獲得兩輪融資支持,公司營收增長了4倍。

不僅如此,新區還整合資源暢通渠道,通過常態化舉辦院校專場科技成果路演,工作人員主動送服務等,為科研院所和投資機構搭建平臺,助力優質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今年上半年,新區舉辦產學研對接活動7場、路演13場,“先使用后付費”試點首批3個試點項目落地實施,秦創原科技大市場專利池梳理高價值專利350件,落地轉化項目32個。

成長助力,推動企業加速奔跑

今年6月,在灃西新城西部云谷二期,清控科創入孵企業陜西星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聚變驗證裝置等離子體溫度達到預期,等離子體電流再創新高。企業負責人表示,2024年,公司的重點技術水平將達到第一階段里程碑,與世界同類裝置先進水平看齊。

作為由專業投資機構驅動的商業聚變能開發企業,金融服務對星環聚能顯得尤為重要。“清控科創積極對接相關政府部門,通過開展‘西咸創業π計劃’‘1v1服務站’等活動,為企業打通了資本及市場渠道資源,幫助我們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星環聚能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企業剛剛完成數億元Pre-A輪融資。

科技創新企業步入成長期后,資金需求會日益增大,西咸新區針對這一階段企業的需求,不僅升級金融服務,推出一系列特色金融產品,還在提升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多措并舉織密金融服務網。

西咸新區打造了全周期基金融資體系,支持設立了總規模超130億元的27支科創系列基金,搭建了覆蓋全區、服務企業“最后一米”的“1+6+35”全鏈條科技金融服務體系(1個新區科技金融總站、6個新城及園辦科技金融工作分站、35個產業園區科技金融網點)。139人的科技金融顧問隊伍為科技企業提供金融風險防范、技術評估、政策解讀、金融建檔、投融資對接等服務。

今年以來,新區已開展投融資活動64次、融資需求調研479次、政策解讀及融資培訓99次。省市首創的科創企業集合貸、創新積分貸等創新科技金融產品落地新區,更為科技企業加速奔跑注入了新動力。科技金融工作站幫助120家企業融資20.32億元,同比增長302%。

推動發展,賦能企業展翅高飛

對于進入成熟期的科技創新企業,金融服務重點則在于上市輔導、并購重組等方面。

為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新區出臺《西咸新區關于支持企業上市掛牌融資的獎補政策》,建立了秦創原資本大市場企業上市培育基地和“一企一專班”工作制度,推動落實新區企業上市合法合規審查“一件事”相關工作,從上市后備企業的遴選挖掘、孵化培育、融資對接、培訓引導、跟蹤服務等方面做好全方位的服務。

如今,同力股份、源杰半導體等區內優質項目和明星企業先后登陸資本市場,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華大驕陽、秦云技術等科技企業也與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簽訂了掛牌輔導協議。

今年4月,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秦創原總窗口服務中心揭牌成立后,更是借助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的資源稟賦,在“認股權投貸聯動、可轉債”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創新實踐,實現了西咸業務當地辦、推薦業務優先辦、創新業務聯合辦,為企業提供升級服務。

全周期金融服務如同一場接力賽,陪伴著科技創新企業從萌芽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在金融助力下,西咸新區的科技創新之路越走越廣,新質生產力不斷壯大。目前,新區共有科技型中小企業4970家,同比增長132.6%;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18家,同比增長203.7%。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7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陜西省創新型中小企業400家、陜西省隱形冠軍培育庫企業24家,省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2家,瞪羚企業58家,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