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對接難、成本高、時限長”是制約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的普遍性難題。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西咸新區通過構建“1+6+35”科技金融服務體系(1個新區總站+6個片區分站+35個產業園區服務網點),拓寬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多措并舉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量體裁衣”,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伴隨服務。
服務體系運營一年多來,共建檔4776份,對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覆蓋率由最初的4.35%提升至96.1%。在此基礎上,先后完成融資需求調研1123次、舉辦各類投融資活動195場、開展政策解讀及融資培訓270次、引入科技金融產品324款,累計為全區科技企業實現融資50.49億元。
科技金融顧問
既找資金、也找訂單
針對科技企業在融資中遇到的各類阻礙,西咸新區打造了百余人的“科技金融顧問”隊伍,為科技企業提供陪伴式融資服務。顧問團隊涵蓋銀行、保險、券商、投資機構、評估擔保、法律財會、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專家和一線業務骨干,已累計精準服務企業375家。
位于灃東新城先進制造產業園的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鉆探裝備研發設計、生產加工、鉆探工程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存在資金需求量大、技術資產難以變現等現實困難。灃東新城科技金融服務工作站在了解到企業需求后,聯系科技金融顧問上門為其開展定制化服務,從企業產學研、高管團隊、獲得獎補、科技資質、知識產權等15個維度,對企業技術實力進行量化評估并劃分等級,綜合評價授信,最終幫助太合智能獲得了銀行2.8個億的“技術流”融資支持。
專注全息在線檢測的陜西特精至信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落戶灃西新城。作為剛剛起步的成果轉化企業,特精至信的融資訴求很快就被灃西新城科技金融服務工作站獲悉,在為其建立了科技金融服務檔案和精準畫像后,經過認真分析從科技政策、融資渠道等多方面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成長規劃建議,還會同多家銀行以及創投機構科技金融顧問在梯度培育、融資路演、銀企對接等方面增加企業曝光度。
得益于科技金融服務工作站的一系列深度服務,特精至信獲得了多筆業內訂單,得以快速成長。企業負責人苑學功說:“遇到了灃西新城的科技金融服務團隊,讓我們少走了不少彎路,多交了不少朋友。”
科技金融平臺
既線上辦、也省錢辦
西咸新區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旨在提供面向“政金企”三方的綜合性投融資對接服務,設立創新積分、政策檢索、政策申報、金融計算器、產品集市等板塊,智能檢索匹配獎補政策,實現融資需求線上化、金融產品集市化、金融服務智能化。目前,平臺已有651家科技型企業注冊,中國銀行等27家金融機構入駐,上線金融產品64款、相關政策11467條。
位于涇河新城的陜西晶峰工貿有限公司也曾面臨融資難題。這是一家專注智能及高性能玻璃的創新型企業,2023年獲評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去年9月,涇河新城科技金融服務工作站協助該公司在西咸新區科技金融服務平臺成功注冊。企業在平臺上檢索融資渠道及相關政策,輸入企業融資基本訴求后,就能直接完成線上授信,彈出符合條件的金融產品,點擊確認后即可完成在線申請。經過反復查詢和多家對比,晶峰工貿最終與郵儲銀行簽署了線下合同,到賬了330萬元的純信用融資貸款。在省市政策的精準加持下,相對于同類型、同體量業務,這筆貸款的融資成本下降了將近20%。
科技金融機構
既講集聚、也講集成
今年以來,中國創投委西部創業投資生態服務中心、陜西股權交易中心秦創原總窗口服務中心等專業機構相繼在新區揭牌成立,全省首單QFLP(外商投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基金落地,“秦創原·金融港”聚集區和秦創原·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加速建設,已經聚集了50余家金融領域的專業服務機構,企業上市培育基地、風險補償運營中心等專業機構,全民展開了面對企業一站式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務。
陜西衛瀾深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安交通大學海洋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的一家科技成果轉化企業,也是秦創原春種基金支持的重點單位,落戶在西咸新區金灣科創區。通過春種基金團隊提供的一系列綜合服務,與某省外知名投資機構初步達成了天使投資意向。“和春種基金的老師們交流完,自己也慢慢形成了產業化思維能力了。”衛瀾深海相關負責人表示。“備投了200多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春種基金不僅僅是出資,也算是‘集產業大成的數據中心’了”。
近年來,西咸新區組織科技局、西咸金控等單位,通過大中小企業創新融通對接、成果展示、常態化投融資路演等方式陪伴企業成長,在深交所科融通V-Next設立秦創原總窗口專區,為新區科技企業股權市場打造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截至今年8月,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已上線項目種子期、初創期項目54個,被深圳、北京等地70余家投資機構查閱4981次,投資計劃書下載200余次,助力新區企業實現股權融資16.45億元,科技金融機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設想正在變成現實。
未來,西咸新區將繼續從需求側和服務端加速引導金融資源賦能科技企業發展,繼續加大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秦創原總窗口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用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科創企業,跑出西咸科技金融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