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開幕,會上熱議的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話題引發全網關注。
互聯網鏈接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陜西提到互聯網經濟說到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秦創原”是繞不開的關鍵詞。
作為秦創原的總窗口,西咸新區大力發展“4+1”現代化產業體系,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產業在新區加速成長。
新話題:人工智能
多元應用場景加速發展
聚焦秦創原總窗口,人工智能企業眾多,各類應用場景百花齊放,甚至秦創原綜合服務平臺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秦創原綜合服務平臺的智能推薦、數據分析等創新功能,實現了對創新資源的精準匹配與高效利用。“改版升級后,平臺更加注重對數據利用及安全的管理,服務范圍也從主要服務秦創原總窗口,擴展到全省。”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人工智能還能怎么玩?穿梭在灃西新城街巷間的自動駕駛接駁小巴就是西安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截至2024年10月底,智能駕駛小巴自動駕駛里程已超過29萬公里,接待乘客約10.2萬余名。
從2022年打造陜西首條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到今年新區成為西北首個全域開發智能駕駛商業化的區域,四維圖新、酷哇科技、質子科技、商湯科技等27家鏈上企業集聚,西咸新區已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超30億元,帶動就業超萬人。
互聯網+購物
看向田間地頭 望向五湖四海
今天,烏鎮峰會跨境電商可持續發展論壇舉辦,專家、企業齊聚一堂,圍繞“協同共治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展開討論。
當前,我國網民規模全球第一、網上零售額全球第一、移動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網購”也從最初的“新鮮事”變成了今天的“日常”,“網購”的形式也日益豐富。
在西咸新區,有這樣一家企業,致力于搭起一座從田間地頭到千家萬戶的“網上橋梁”。
“咱們平臺真是幫大忙了!我們已經聯系了,明天就給對方郵寄樣品!”西安農鏈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婷時常收到來自農戶和采購方的感謝信息。
“農業領域目前有農業技術推廣難、農產品銷售難、新型職業農民在生產管理當中的成本高這三個痛點。”張婷介紹:“我們建立‘點點幫農’平臺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把信息、技術、產品和市場都對接起來,有效實現幫產、幫銷、幫決策。”據了解,點點幫農平臺目前已擁有超過53000名的精準農場主用戶,共計推廣農業科技新成果12項,直接服務農場面積超5萬畝,精準撮合農產品交易產值超3億元。
離開田間地頭,望向五湖四海。今年一月,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跨境電商直播基地正式運營。線上直播“云端出海”,線下接洽“貨銷全球”。
“從商品入庫到上架,再到消費者下單、消費者收貨,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暢享全球好物,周邊區域消費者最快可體驗下單后當日達服務。”保稅倉相關業務人員介紹。
據了解,新區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019年的1876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21.3億元,已落地全省“首個”“首例”新業務新模式10余項。
今年下半年,新區跨境電商方面喜訊頻傳。京東物流(陜西)跨境電商中心等項目相繼落地,《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發布,一攬子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將持續推動新區跨境電商產業加速快跑。根據《三年行動方案》,到2026年,新區跨境電商交易額將突破100億元。
四大運營商在此集結
“數字底座”筑牢發展基石
今年5月,陜西省大數據創新研究院落戶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該項目投運后,5年累計可實現營收約1.4億元,綜合納稅約3022萬元,提供高端人才就業崗位約240個。
無獨有偶,今年下半年,五八集團旗下五八新經濟絲路運營總部等數字經濟相關項目也紛紛落子西咸新區。
高質量項目紛至沓來,離不開“數字底座”的支撐。
走進位于灃西新城的中國電信云計算(陜西)基地,業務機房、電力機房、冷凍水機房、柴油發電機房里“大塊頭”們配合默契,運轉高效。據了解,這里主要運營互聯網數據中心、呼叫中心、云計算等業務,與黨政機關以及百度、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等百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支撐著雪亮工程、交警云、醫療云、扶貧云、教育云等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
像這樣的數據節點中心,在新區一共有4個。四大運營商在新區的機架數量建設已達到2萬個,出口帶寬數據傳輸能力超過30T,服務器的存儲能力超過100萬臺。
除此之外,新區還擁有空天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兩家高質量的算力中心,在新型基礎設施的“磁石效應”下,優質項目不斷集聚,僅在灃西數字經濟產業園,就已匯聚了以源杰半導體、愛生無人機等為代表的一批重點企業,其中“五上”企業187家。
在灃西新城數字經濟產業園,算力中心高效運轉;遙望昆明池,搭載智能駕駛系統的游船上歡聲笑語響成一片;行至空港,出入境的貨物往來不絕......正如本屆烏鎮峰會的主題所說,擁抱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在秦創原總窗口西咸新區,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