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城市與高校如何更好地“雙向奔赴”?
三年多來,依托秦創原總窗口建設,西安交通大學與西咸新區協同發力,通過兩鏈融合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產業一體化發展,讓人才的科研“心血”走向市場創造價值,讓區域科技企業聚鏈成群加速成長。尤其是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所在的灃西新城,創新活力日益凸顯。
幾個月前,西安市發布《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若干措施》(簡稱《措施》),劃定面積25.77平方公里的創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示范區,并提出系列配套措施支持示范區建設,更為這片區域加速發展注入了“催化劑”。
目前,示范區內已吸引三一重工、南山控股(西安)先進裝備產業園、先進鈦合金材料產業園、應急智能裝備產業基地、秦川機床等優質企業和項目入駐。
產業賦能,科技“星火”漸成燎原之勢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是時代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突破既有邊界,實現“1+1+1>3”的協同聚合效應?西咸新區通過持續擴大示范區產業集群,精彩作答。
在秦創原·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工人們在生產車間緊張忙碌地裝配數控機床,上百名技術人員在研發中心里攻克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核心技術。
該基地整合了我省數控機床產業鏈“鏈主”企業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優勢產業資源,“不僅是秦川集團對外展示研發及產品實力的‘窗口’,也是高層次人才展示才華的‘舞臺’。隨著越來越多人才的加入,研發能力的持續提升,更多工業母機‘卡脖子’難題將得以解決。”基地綜合管理部負責人茍曉東說。
在“鏈主”示范帶動下,秦創原·廣東創世紀高端機床研究院暨西部總部、秦川中央研究院、秦川精密裝備公司、秦川測量儀器有限公司等紛紛落戶,高檔數控機床產業集群在灃西新城加速形成。
同樣作為陜西省確定的2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無人機產業在灃西新城的發展也日漸加速。依托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優質科教資源,新區聚焦無人機開展產業鏈上下游招商,吸引了科為實業、愛生無人機等一批高科技企業落戶灃西新城。目前,已重點招引落地無人機整機企業7家、無人機配套企業30余家,初步形成無人機全產業鏈生態。翱翔小鎮片區獲批秦創原無人機產業創新聚集區。
隨著示范區建設的推進,三一西安產業園、陜投新興功率半導體產業化基地、安博中國西安灃西物流園等穩步發展。由我省重卡產業鏈“鏈主”企業陜西法士特集團智能傳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傳動系統及中試基地,也于日前開工建設。越來越多的行業龍頭、“鏈主”企業在示范區聚集,通過產業賦能讓科技“星火”在這里漸成燎原之勢。
孵化加速,科研成果“快步”走向市場
“作為一名教師,能夠看到自己的項目變成產品,特別值得自豪。”西安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教師胡光亮每每談到在新區的創業經歷都感慨萬千。他說:“只要你有先進的技術去轉化,去實現夢想,一切都不是問題。”
胡光亮是其導師劉明教授磁性材料科研項目團隊的骨干成員。此前,團隊研制的一款高端軟磁材料在實驗室里待了整整10年。直到2021年,陜西省正式成立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后不久,團隊在灃西新城注冊成立了西安銳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銳磁電子已獲得13項國家級專利,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儲能、電動汽車、5G通信、航空航天等領域。在創新港南側的產業承接區,專為銳磁電子定制的12000平米廠房也在加快建設。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武通海教授團隊轉化的陜西智譜維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突破了磨粒全息傳感、機理智能辨識、故障自適應診斷等關鍵技術,形成了裝備全壽命狀態監測的理論方法與技術體系,目前已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以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教授費強為核心的科研團隊轉化的陜西微匯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溫室氣體生物利用,成立一年多就入選科技型中小企業。
西安交通大學吳朝新教授成立西安思摩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實現薄膜封裝膠水項目就地轉化,并且完成了B輪融資……
作為國家級新區、秦創原總窗口,西咸新區創新活力滿滿。眾多科創“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大批科技人才在這里實現了科技成果從“書架”到“貨架”的夢想。自秦創原建設啟動以來,新區累計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960家。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分別是2020年底的17.01倍、11.26倍。
創新港秦·港孵化器僅成立一年,不僅吸引了百余家科研團隊及初創企業入駐,還引入了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匯通交大科創企業聯合孵化中心,以及10余家投融資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措施》的發布,為我們吸納科技成果再添了一把火。”陜西秦洲核與輻射安全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磊表示,企業正積極依托《措施》,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相關院系攜手籌劃創建新型研發機構,聚焦核技術、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領域,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
展望未來,城市與高校的 “雙向奔赴” 之路必將越走越寬。隨著政策持續優化、產業協同不斷深化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效能的進一步提升,新區與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的合作將激起更多漣漪。這里已然成為一座活力迸發的創新之城,正在崛起的未來產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