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光伏總裝機規模已突破10億千瓦。
在國家“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力量,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陜西充分發揮產業基礎、政策和空間區位優勢,已形成年產值超千億元的光伏產業發展集群。
在西安,2024年規上光伏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1%,產業規模不斷壯大。6月27日,市政府召開光伏產業鏈協同發展座談會,指出要充分發揮西安光伏產業的規模優勢和科技優勢,強化政府組織功能和企業協同效能,加快建設緊密型產業鏈,著力構建開放型生態圈,促進光伏產業和光伏企業高質量發展。

西咸新區作為陜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西安副中心,憑借著前瞻性的產業布局、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成為了光伏產業發展的新高地。尤其是在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綠能”)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光伏產業集群正快速壯大,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引領示范作用顯著。
科技創新持續打破紀錄
走進位于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的隆基中央研究院,濃厚的科研氛圍撲面而來。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們正專注地操作著各種先進設備,對光伏技術進行著深入研究。這里,是隆基綠能開展光伏產業研發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西咸新區光伏產業科技創新的“最強大腦”。

近年來,隆基綠能在光伏技術創新方面成果斐然,持續打破行業紀錄。2023年11月,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認證報告顯示,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效率達到33.9%,刷新該項電池效率當時世界紀錄。這一成果在全球光伏行業引起了巨大轟動。
“這一突破意義重大,它意味著我們在光伏技術的前沿領域取得了關鍵進展,為未來光伏發電效率的大幅提升奠定了基礎?!甭』醒胙芯吭貉邪l負責人介紹道。為了實現這一突破,隆基的科研團隊經過了無數個日夜的艱苦攻關,在材料選擇、工藝優化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探索。

2024年,隆基的科研成果更是頻出。作為第一單位在國際權威期刊《Nature》發表BC技術科研成果,首次報道了通過全激光圖形化工藝使晶硅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27%的研究成果;自主研發的HPBC2.0組件效率達到25.4%,打破晶硅組件效率世界紀錄,打破了海外光伏廠商長達36年對晶硅組件效率紀錄的長期壟斷。2025年4月11日,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HIBC硅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7.81%,創造了HIBC硅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
這些成績的背后,是隆基綠能對研發的持續高投入。據了解,隆基綠能每年研發投入占收入的5%以上。近五年來,隆基綠能研發投入超268億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獲得各類已授權專利數量3342項,擁有BC電池組件專利數量400余項,建立了全球化、多維度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專利布局。“隆基綠能在西安,在西咸新區不斷取得的科技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為光伏產業發展樹立了標桿,推動了行業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西咸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深度合作推動產業壯大
西咸新區與隆基綠能的合作由來已久,回顧近五年的合作歷程,雙方攜手共進,結出了累累碩果。
2020年,陜西省政府與隆基綠能簽署光伏資源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協議,旨在依托陜西光伏資源優勢和隆基綠能在光伏領域的領先技術及先進制造能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壯大綠色產業規模。這一協議的簽署,為西咸新區與隆基綠能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1月18日,西咸新區和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年產15GW高效單晶電池及年產15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合作協議。同年9月,涇河新城年產15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一號廠房提前一個月正式交付使用。“當時,為了確保項目按時交付,我們各方齊心協力,加班加點,從土地平整到廠房建設,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控,最終實現了提前交付,為項目的快速投產創造了條件?!眳⑴c項目建設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憶道。
2022年6月,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各項政策東風,隆基中央研究院順利落戶西咸新區涇河新城。隆基中央研究院的落地,為隆基綠能在西咸新區的技術研發提供了強大支撐,也吸引了更多相關科研人才的匯聚。
2023年,隆基綠能在西咸新區的投資進一步加大,當年1月17日,在省市主要領導見證下,總投資452億元的隆基綠能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落戶秦創原總窗口。
項目采用隆基自主研發的高效HPBC2.0電池技術,分批分期開展建設。這是隆基自主研發的世界領先電池技術,與行業內通用技術形成代際差距,將為西咸新區帶動就業1.5萬人,其中碩博高端人才占20%。生態效益也非常顯著,年產50GW的電池可實現每年發電約1330億度,可減少4800萬噸標準煤消耗,進而減少1.0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增加植樹造林422萬畝,可助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加速實現。首期12.5GW產線已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投產。
“這個項目的落地,是我們雙方深化合作的重要體現,也將進一步推動西咸新區光伏產業的規模化、高端化發展。”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3年12月27日,西北最大的建筑光伏一體化光伏發電項目——隆基綠能產業園34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的并網,不僅實現了對太陽能的高效轉換和利用,還通過配備的儲能系統和智能充電樁,提升了充電效率和用戶體驗,為西咸新區光伏技術的應用場景拓展提供了示范。
回顧過去,西咸新區隆基系列項目總投資超800億元,合并產業鏈配套總產值約2500億元,未來五年將再貢獻超5000項科研成果。放眼西安,西咸新區已經成為光伏產業聚集高地,示范引領作用顯著。

“在與隆基綠能的合作過程中,我們西咸新區全力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從項目審批到土地供應,從政策支持到人才配套,我們都開辟了綠色通道,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正是這種高效的服務和深度的合作,使得隆基綠能在西咸新區不斷發展壯大,雙方實現了互利共贏。
龍頭帶動加速區域發展
在隆基項目的強力帶動下,西咸新區周邊的光伏產業配套加速提升,新質生產力加速壯大。

走進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一片繁忙的建設景象映入眼簾。這里,作為西咸新區發展光伏產業的“主戰場”,隨著一批上下游企業的落地,產業鏈圖譜正在不斷完善。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主任路宏偉介紹。目前,已經有拉普拉斯、創維光伏全國總部等在內的20個光伏上下游配套企業成功入駐涇河新城。

在拉普拉斯(西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里,先進的設備正在高效運轉,生產著用于光伏產業的關鍵設備。“我們選擇落戶西咸新區,是因為這里有隆基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我們與隆基可以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合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崩绽瓜嚓P負責人表示。
為了推動光伏產業“多鏈協同”發展,西咸新區精密繪制了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全景圖,梳理產業鏈“鏈主”企業清單、主要配套企業清單、“卡脖子”關鍵產品技術攻關清單等13張清單,以“鏈長制”撬動新能源光伏產業建圈強鏈,打通產業鏈堵點、連接產業鏈斷點。

同時,西咸新區還積極拓展光伏技術的應用場景。通過國有平臺公司的先行先試,成功開發了多個具有示范意義的光伏應用項目。除了隆基綠能產業園34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外,陜西首個“光儲充放”一體智慧充電站即將在涇河新城投用。在農業領域,西咸新區建設了光伏農業大棚,實現了農業生產與光伏發電的雙重效益;在建筑領域,大力推廣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技術,將光伏發電與建筑設計相結合,提高了建筑的能源自給能力。
這些創新應用不僅推動了光伏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也為西咸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據統計,西咸新區光伏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就業人數近5萬人,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未來,隨著“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西咸新區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加大對光伏產業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推動能源革命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