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7月2日,由西安交通大學與西咸新區聯合主辦的2025“挑戰杯—國創賽” 金獎夏令營在西部科技創新港開營,全國57所高校76名優秀營員攜項目入駐,標志著校地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邁出實質性步伐。
賽事成果轉化再升級
76個金獎項目落地
追溯“挑戰杯”與創新港的深度聯動,要從2024年第十四屆“挑戰杯”秦創原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說起。該賽事吸引60余個國家和地區、2700余所高校的39萬余個項目、300余萬學生參與,最終產生280個金獎項目。同期,西部科技創新港獲批“挑戰杯”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孵化轉化基地,這是繼中關村科學城、上海張江集團、蘇州工業園區等之后,全國第6個獲批的基地,為賽事成果落地構建全周期服務體系,也是西咸新區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實踐。
基于該賽事奠定的基礎,2025“挑戰杯-國創賽”金獎夏令營得以在西部科技創新港順利啟幕。含創新港及重點實驗室參觀、產業環境與落地考察(秦港孵化器、產業園及創新企業)營員考核PPT拷貝測試、學業與綜合能力評估、項目落地評估等環節。
經前期遴選,來自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等國內57所高校的76名優秀營員入選,并在開營儀式現場簽訂落地意向書。營員項目聚焦陜西省重點產業,劃分為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文化旅游7個組別,旨在借助孵化轉化基地的綜合優勢,為金獎項目提供精準支持,推動營員學業深造與創業成果轉化相結合,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
全鏈條服務體系護航
政策“組合拳”賦能項目落地
近年來,西咸新區以校地協同為創新動能核心抓手,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此次夏令營的7大項目組別與新區產業布局高度契合,實現了高校創新資源與區域發展需求的精準對接。新區將對項目提供全要素保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在服務保障方面,西咸新區搭建全鏈條服務體系,覆蓋包括研發補貼、場地支持等從項目孵化到產業化的全生命周期。秦港孵化器、產業園等載體提供“拎包入駐”服務,助力創新成果快速落地。這種“高校出智、新區出力”的模式,加速推動了創新港 “研發在校園、轉化在新區”的生態效能。
政策賦能方面,西咸新區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入營項目打造了涵蓋資金、場地、人才的政策支持體系。從陜西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的專項扶持,到西安交大技術經理人學院的專業服務,再到灃西新城 “校招共用”人才機制,形成了“扶上馬、送一程”的政策閉環。
來自山東財經大學的畢業生表示,這里完善的政策體系,完備的配套和人才服務保障,為項目落地提供了適合的“土壤”,希望自己的項目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未來4天,營員們將深入考察區域產業載體,尋找項目轉化最佳落點。校地雙方將以夏令營為橋梁,推動更多金獎項目在西咸新區實現從 “紙上藍圖” 到 “產業實景” 的跨越,打造校地融合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典范,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