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安交通大學科研團隊與國電南瑞技術人員圍坐于實驗室會議桌前,桌上并置著高校實驗測試數據報告與企業技術優化需求表,年輕科研人員手持筆紙記錄討論要點。
這一場景,恰是創新港作為陜西“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主戰場的日??s影。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總窗口,以教育為基礎、科技為突破、人才為支撐,推動創新港科技教育人才一體化示范區發展不斷加速。

機制協同
打通教育科技人才聯動鏈路
“過去高校側重技術研發、企業聚焦市場轉化、政府推進政策落實,三者間常存在信息斷層;如今專班的核心作用,就是讓教育資源、科技需求、人才供給精準對接?!蔽鞑靠萍紕撔赂劢ㄔO聯席會議工作專班(以下稱“創新港專班”)工作人員指著辦公區懸掛的聯動流程圖介紹。

2023年12月,西咸新區選派具備科技、招商、人才服務等專業背景的骨干人員,與西安交通大學科研管理、成果轉化團隊共同組建25人的創新港專班。其中,西安交大負責前端科學技術研發與溯源,西咸新區負責后端產業項目落地與成果轉化,團隊成員涵蓋高校科研人員與企業服務專員,初步形成“研發-轉化-人才適配”的工作閉環。
2025年2月,省委、省政府進一步設立秦創原總窗口建設暨西部科技創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工作專班(簡稱“省工作專班”),由省科技廳牽頭,聯合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工信廳等12個廳局單位選派人員進駐創新港,創新港專班整體融入省工作專班主要承擔全省科技產業對接工作。這一調整明確了各部門職責:省教育廳統籌高校學科資源與產業需求匹配,省科技廳提供科研項目與經費支持,省人社廳優化人才落戶與薪酬保障政策,推動校地企從“各自推進”轉向“協同發力”。

截至目前,該機制已推動248家龍頭領軍企業與創新港簽署共建聯合研究院(中心)協議,建立94個校企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國電南瑞、華天科技、廣東創世紀等20多個校企合作項目公司在示范區注冊落地。
同時,創新港專班聯合西安交大校友部在上海、深圳等地舉辦十余場校友會活動及微電子校友返校專題活動,分級研判校友信息并梳理295家校友企業線索,推動愛科賽博等11個校友項目落地,并支持交大全球校友組織負責人會議暨第九屆校友企業家創新創業論壇舉辦,以校友資源激活“教育-科技-人才”聯動效能。
圈層培育
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成果轉化
“若沒有創新孵化圈層的空間支持與政策優惠,我們的OLED封裝材料項目很難快速從實驗室走向小試階段?!彼寄ν虏牧享椖控撠熑耸殖之a品檢測報告說。該項目由西安交大科研團隊孵化,是創新港“三個圈層”培育體系的典型案例——這一體系以教育為源頭、科技為路徑、人才為核心,分層推進成果轉化。
在科技策源圈層,專班工作人員定期深入西安交大各二級學院,梳理科研團隊項目信息,針對融資、市場對接、人才缺口等問題制定解決方案。例如,為氫能研發團隊協調科研設備補充支持,為人工智能實驗室對接企業實際數據需求,幫助引進專項技術人才,推動高??蒲蟹较蚺c產業需求精準契合。目前,交大氫能團隊已與隆基綠能達成合作,共同開發儲氫設備,在相關技術研發過程中同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在創新孵化圈層,統籌曹家灘創新中心、A板塊載體等約100萬平方米空間資源,為交大等高??苿擁椖刻峁┬≡嚒⒅性嚰爱a業化所需場地,降低項目早期培育成本。同時,建設“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覆蓋商事注冊、稅務登記等全流程服務,保障項目快速落地。截至目前,已有316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此孵化,其中14個項目通過專班搭建的路演展示平臺獲得社會資本多輪融資,項目核心團隊成員多來自高校科研力量。

在產業轉化圈層,西咸新區配套產業所需工業土地,依托“春種基金”為項目提供投資支持;三一重工、隆基綠能、比亞迪汽車等裝備制造、新能源、半導體領域頭部企業,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提供市場場景與產業生態支持,助力專利技術轉化為實際產品。氫易能源液態儲氫項目落地后,借助比亞迪氫能汽車生產線完成產品適配測試,已逐步實現產業化應用,項目團隊中多名高校畢業生成長為技術骨干,形成“教育培育人才、人才推動科技、科技支撐產業”的轉化鏈條。
服務保障
夯實教育科技人才扎根基礎
“相關生活保障都已落實到位,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技術研發?!痹诳萍冀逃瞬乓惑w化示范區內,參與“校招共用”的技術人員說。
“校招共用”是西咸新區針對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推出的創新舉措:校企聯合招聘的人才,人事關系隸屬于高校,日常由高校與企業共同管理,薪酬待遇由高校發放,企業與西咸新區按6:4比例承擔經費。
這種模式下,人才可同時依托高校資源開展學術研究(服務教育)、深入企業一線解決技術問題(推動科技),實現“教學”與“研發”雙向兼顧。例如,西安交大與華天科技聯合招聘的半導體領域人才,既參與高?!跋冗M封裝技術”相關課程教學,又主導企業生產線技術升級,短期內已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除“校招共用”外,創新港還圍繞人才需求提供配套服務:針對校企聯合研發平臺企業核心技術骨干,構建“工作有平臺、生活有保障、發展有空間”的人才環境。同時,“一站式”政務服務大廳持續優化辦事流程,為企業與科研團隊提供高效服務,減少事務性工作占用的時間成本。

傍晚時分,創新港聯合研究院的部分實驗室仍亮著燈光,高??蒲腥藛T與企業技術人員在核對實驗數據。當前,創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相關機制仍在根據實際運行情況調整優化,校企合作項目轉化效率、人才跨領域流動順暢度等方面的完善工作持續推進。隨著更多學科資源、產業資源的匯入,創新港將逐步形成更完善的協同生態,其對區域發展的支撐作用,將在長期實踐中進一步體現。
近年來,西咸新區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重視群眾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凝心聚力推進西咸一體化、做強秦創原總窗口、提升城市功能品質。誠邀您關注西咸,通過新區官方網站、微博為區域產業升級、民生改善、創新賦能等各方面建設,獻上您的寶貴建議,我們將認真傾聽、積極采納,與您一同共繪城市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