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企業同力重工生產的TLH130甲醇混動非公路寬體自卸車正式下線,
該款車型適用于重載上坡、甲醇能源豐富的大型露天煤礦場景,相對于以柴油機動力為主的寬體自卸車,該款車型技術更具節能環保和特定場景應用優勢,充分展現同力重工在非道路寬體自卸車產品研發和新能源技術應用上的雄厚實力與創新力。這是西咸新區在清潔能源領域、依托同力重工非道路寬體自卸車產品、在繼純電動和氫能動力開啟行業應用引領之后的又一次商業化應用創舉。
在技術創新方面,TLH130通過應用甲醇發動機增程器、多檔自動無動力中斷換擋變速器、大倍率充放電的功率型動力電池,實現了新能源寬體自卸車在行業內的最大質量(80噸至90噸)承載能力。在節能環保方面,TLH130維保耗材少、維保費用低、運營成本低。在研發實力方面,同力重工目前已構建起覆蓋電能、甲醇和氫能與插電式純電驅動、換電式純電驅動及混合驅動混動系列組合的全路徑新能源體系。
“西咸新區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環境和巨大幫扶,助力企業成為西安市新能源驅動非公路智能自卸車創新聯合體,解決了企業產學研合作方面的難題”,同力重工負責人介紹說,“新區還在自動駕駛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研究項目方面提供了從項目申報、合同簽訂、項目資金扶持等一條龍政策服務。正是政企精誠合作,同力重工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等環節不斷突破,實現TLH130甲醇混動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在行業內率先進入市場。”
“未來三年,同力股份將把重點放在‘大型化、綠色和、智能化’非公路寬體自卸車車型研發和制造上,積極推進新能源產品商業擴大化應用、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深度融入、積極助推西咸新區特種裝備產業鏈快速發展,把公司建設成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同力重工企業負責人表示。
除了對企業真金白銀的支持,創新的背后更有西咸新區產業發展的硬招實招。去年,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啟動了“一帶十園區”建設,構建包括先進制造業在內的“3+7+N”產業布局。截至去年11月底,西咸新區有82個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在建,引進世界500強14家、中國500強22家,50億元以上項目13個、10億元以上項目58個,西安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芯片項目、三一西部智能制造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后簽約落地,隆基高效單晶電池等項目先后建成投產,創維電子、日立電器、陜藥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
西咸新區將進一步為工程機械產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撐,持續加大在新能源產品領域的投入,構建更安全、更綠色、更全面的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