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陜西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典型案例入選名單》西咸新區20個案例成功入選,數量居全省第一。
此次案例評選面向全省各地市、省級各部門、省屬國企、省內高校院所,范圍廣、水平高、競爭激烈,在全省范圍內掀起了一股總結秦創原模式、提煉秦創原經驗的熱潮。西咸新區積極總結秦創原總窗口建設經驗模式,最終10個創新模式典型案例與10個優秀事跡典型案例成功入選。
本次西咸新區20個典型案例具體如下:
創新模式典型案例
春種基金: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秦創原(國防工業)創新促進中心:探索軍民兩用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
西咸新區:構建科創企業全周期基金體系
“青禾計劃”:賦能科技小微企業發展
灃東新城:加快建設秦創原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
灃西新城:打造成果轉化“加速器”先導區
涇河新城:打造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區
西咸新區發展集團:深化校企合作,發展零碳分布式能源供應體系
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以綜合服務中心為依托,推行“1+5+N”科創服務模式
西咸新區:探索科技型企業、創新平臺倍增計劃
優秀事跡典型案例
梁貞:摸家底蹚路子,助力成果轉化開新局
呂靜:做好“兩鏈”深度融合的科技媒介
金信天鈦:借力秦創原,做中國的ASML
迪泰克:這只“瞪羚”沖刺上市
深耕秦創原,隆基光伏大腦何以“鏈動”未來?
華晟復材:自動鋪絲機為我國航空航天器披上“黑色戰甲”
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助力科創企業展翅翱翔
農鏈科技:“產銷互聯”農業大數據模式探索與實踐
魔繭科技:打造科技型中小企業生態服務商
西咸新區:牽手“蒜泥科技”推動“原上”人工智能產業快速孵化
兩年來,西咸新區作為秦創原總窗口,通過總統籌、總牽引、總服務、總示范,從體制機制、創新生態、資源聚集、轉化體系、開放合作等方面系統發力,帶動西咸新區的吸引力、承載力、輻射力不斷提升。
發揮“三項改革”點火器作用,總窗口發展動能明顯增強。新區2022年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30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13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90家,分別是2021年的2.5、2.4、2.2倍。
發揮招商引資放大器作用,總窗口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規劃建設總窗口十大特色產業園,明確“3+7+N”的主導產業,2022年,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1%、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排名第二,總量達2185億元、約占全市的30%、排全市第一。
發揮創新平臺聚合器作用,總窗口發展活力日益強勁。推進秦創原人才、資本、科技三個大市場建設,總窗口基金規模已達20支110億元。
發揮服務保障助推器作用,總窗口創新生態漸顯優勢。加快科創載體建設,累計建成投用934萬平米,灃東全省立體聯動孵化器總基地建成投用,10個載體入選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
發揮協同創新倍增器作用,總窗口帶動效應日益彰顯。與全省6個地市建立“雙向飛地”,與全省10個地市共建地市協同創新基地,與西安市7個園區和孵化器共建協同創新基地,聯合上海張江等10個園區發起成立了中國園區科創聯盟。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進一步發揮秦創原總窗口作用,積極引導各類創新主體和科技工作者參與秦創原建設,總結一批秦創原建設的典型案例和模式樣板向全省推廣,為秦創原建設提供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