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4月8日,《科技日報》頭版刊發《培育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報道西咸新區發揮秦創原總窗口作用,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未來產業加速壯大,節選如下。
《陜西省培育千億級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日前發布。按照規劃,陜西省將圍繞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慧農業、智慧城市等重點應用領域,加快建設西安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高地。
自2018年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到2024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陜西省已連續7年將人工智能產業列為推動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
《行動計劃》明確列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陜西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在特色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基地;到203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特色產業創新集群。
3月29日,陜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特區——秦創原,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秦創原綜合服務平臺新增了智能推薦、數據分析等創新功能,實現了對創新資源的精準匹配與高效利用。
“改版升級后,平臺更加注重對數據利用及安全的管理,服務范圍也從主要服務秦創原總窗口,擴展到全省。”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副主任譚虎城說。
《行動計劃》中強調,重點推動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創新,在制造、農業、交通、文旅、物流、醫療、教育、環保、社區等領域開展應用試點示范,推動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智能化水平。
由西安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自動駕駛接駁小巴,穿梭于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社區之間。落戶陜西4年間,商湯科技開啟了在我國西北地區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布局,其自動駕駛接駁小巴、無人配送、無人清掃等場景均已落地。
作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總窗口,陜西西安西咸新區先后發布多項涉及智能網聯的產業指導意見,并打造了陜西首條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吸引了自動駕駛及相關數據服務企業落戶。
按計劃,陜西省將加快推進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平臺建設、核心產品服務創新、應用場景示范引領、產業生態優化等五大工程,組織實施一批算力基礎設施、重大科技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集群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統籌各級財政資金向人工智能項目傾斜,推動重點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示范;推進人工智能多領域智庫建設,積極開展人工智能重大問題研究;推進組建人工智能協同創新平臺和產業創新聯盟,促進原始創新和應用示范;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