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西安市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7月15日

(此件公開發布)



西安市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校地融合、校企融合、產學研融合,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以下簡稱創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鼓勵西安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交大)等高校院所加強基礎研究、提供高質量科技供給,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更加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新質生產力,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支持創新港加強原始創新和高質量科技供給

1.支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電磁驅動聚變裝置建設,全力做好土地、電力、人才資源等要素保障,按照省市1∶1比例配套安排支持資金。支持西交大在儲能技術、人工智能、醫學攻關等領域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支持創新港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產業化鏈條。(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西咸新區管委會)

2.支持高能級實驗室體系建設。支持西交大等高校院所參與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爭取國家實驗室、國家實驗室基地等在創新港布局,“一事一議”予以支持。加快能源、制造、材料、人工智能、基礎學科等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重組,支持西交大建設陜西實驗室。推動實驗室形成的階段成果、衍生技術和新工藝、新材料在企業中轉化應用。(責任單位:市科技局、西咸新區管委會)

3.支持創新型人才隊伍引培。支持西交大完善科教協同育人引才機制,三年內引進50名戰略科學家等高端人才;發揮電氣工程、動力工程等“雙一流”學科優勢,面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量子通信、氫能及新型儲能、衛星應用、類人機器人等領域培養科技人才。支持西交大圍繞企業科技創新需求,優化學科設置,建好未來技術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等。支持西交大建設高端專家智庫,為推動省、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服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數據局、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社科院等)

4.支持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支持西交大放大成果轉化“一港”模式,深化“三項改革”擴量提質增效,開展先使用后付費、專利申請前評估、科技成果評價等試點,建設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健全科研活動分類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5.支持舉辦高水平學術研討成果對接活動。支持西交大舉辦與全市產業結合度高的學術前沿研討、成果交流對接、校友回歸等活動,舉辦“一帶一路”硬科技成果交易大會、中國機器人大賽、“互聯網+”“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依據成效給予經費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市科協、團市委等)

二、支持企業深化校企合作加強產學研融通創新

6.支持企業聯合西交大等高校、科研機構建設創新港科創平臺。支持行業領軍企業、鏈主骨干企業與西交大等高校、科研機構在創新港共建新型研發機構、聯合研究院(實驗室)、創新中心、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中試基地等科創平臺,提升企業源頭創新能力,對注冊為獨立法人的各類研發機構給予重點支持。支持西安城發集團等市屬國有企業開展有組織科研。支持長安先導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先進技術成果西安轉化中心等在創新港加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布局。強化校企合作,探索推行“實驗室+產業化公司”模式。(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國資委、市委軍民融合辦、市數據局等)

7.支持校企聯合實施科技攻關。常態化挖掘企業技術需求,鼓勵企業出題,引導高校院所答題,采取“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新型組織方式,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支持企業吸納西交大科研成果,按照實際績效對企業與學校給予雙向補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數據局、西咸新區管委會等)

8.支持企業通過“校招共用”引才用才。設立動態規模100名的“人才池”,支持駐市重點產業鏈企業、骨干企業等聯合西交大引進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參與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依據服務企業成效對高校給予經費支持。支持組建“科學家+工程師”隊伍,鼓勵西交大選派科研人員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開展技術指導合作。(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委外辦等)

9.支持創新港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引育。支持央企、大型民企等企業、院士專家等創業團隊,在創新港注冊設立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領軍企業并購、參股創新港孵化的科技企業。支持西交大將獲得的國家、省科技獎勵優秀成果落地轉化,鼓勵科研人員領辦創辦企業,對孵化企業分級分類給予經費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投資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西咸新區管委會等)

10.支持做大做強校友經濟。充分挖掘西交大等高校院所校友資源,鼓勵、吸引校友在西安投資興業、創辦企業,向其提供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并按企業投資規模,給予相應經費支持。(責任單位:市投資局、市科技局,各區縣政府,西咸新區及各開發區管委會)

三、支持校地協同引導創新要素加速聚集創新港

11.規劃建設創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示范區。在西咸新區內規劃建設東至釣魚臺路、南至雙橋村、北至阿房一路、西至西咸新區邊界,共25.77平方公里的示范區,為科技成果轉化、區域招商引資、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教育、科研和產業用地,充分發揮示范區輻射帶動作用。(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西咸新區管委會等)

12.支持創新港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市政道路、水電氣暖、公共設施等配套建設。支持入駐創新港的各類人才優先配租保障性租賃住房,對新市民、青年人才聚集的事業單位、科技型企業,支持其申請集體整租保障性租賃住房。(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交通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西咸新區管委會等)

13.支持創新港建設創投小鎮。校地企聯動設立創新港“一基金、一平臺、一園區、一超市”(天使創投基金、股權交易平臺、基金園區、金融超市),舉辦常態化創投路演,對接吸納一線城市風險投資基金、產業引導基金進駐,加快金融要素聚集。鼓勵境外機構投資創新港入駐企業,加強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多層次合作,開發科技金融新產品,全面加強創新港金融生態建設。(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科技局、西咸新區管委會等)

14.支持重大項目招引落地創新港。依托西交大等高校資源優勢,吸引500強企業、國際創新型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以及知名研發機構、開放式創新平臺等,在創新港注冊設立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協同創新平臺。對落地重大招商項目,“一事一議”予以支持。(責任單位:市投資局、市科技局、西咸新區管委會等)

15.支持創新港深度參與科技開放合作。充分挖掘利用全球高端創新資源,推動西交大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在創新港設立聯合創新中心。支持創新港建設“一帶一路”研究院、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科技創新中心、人才創新中心)等,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國際創新基地、香港研究院等,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開展創新研究,服務全市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委組織部、市委外辦、市科協、西咸新區管委會等)

16.支持高校畢業生留市就業創業。在創新港設立高校就業服務驛站,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向高校延伸。建立校地企就業聯動機制,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微企業等,給予創業補貼、優惠貸款等支持。鼓勵市屬企事業單位優先選聘駐市高校畢業生,并給予就業相關補貼。(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委組織部、市國資委、市教育局等)

市政府建立支持創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工作協調機制,協調機制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負責牽頭調配整合相關資源,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支持辦法,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