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核心觀點:在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時代民營經濟的發展機遇體現為三個“前所未有”,即中央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的關懷和重視前所未有,新時代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前所未有,高質量發展對新時代民營經濟創新驅動的要求前所未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民營經濟發展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而萌生、成長的經濟形態,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時代民營經濟的發展機遇體現為三個“前所未有”。
第一,中央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的關懷和重視前所未有。
近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多次發布指導性意見、規定和規則,促使民營經濟擺脫了“野蠻生長”“隨機發展”的局面。特別是關于非公有制經濟“三個沒有變”的重要論斷,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兩個毫不動搖”論斷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廓清了迷霧,消除了雜音。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用“親”“清”兩個字闡述新型政商關系,為營造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政治生態、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指明了方向。
2017年《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公布。這是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明確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
此后,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重申非公有制經濟“兩個健康”的主張。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講話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給民營企業傳遞了比黃金更珍貴的信心,極大鼓舞了民營企業家的創業創新熱情。民營經濟發展已進入新時代。
第二,新時代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前所未有。
回首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歷程,民營經濟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傳統制造加工業到新型高端制造業,由傳統服務業到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由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到進軍國際市場,經歷了持續較快的發展。
特別是近年來,民營經濟的發展步伐更加穩健,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新時代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用“五六七八九”來加以概括,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實際上,從總體來看,民營經濟的貢獻體現在稅收、技術創新、經濟結構、市場主體、非農就業、收入水平、市場供給、對外貿易和企業家精神等九個方面,廣泛地影響著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
第三,高質量發展對新時代民營經濟創新驅動的要求前所未有。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三次工業革命都催生了巨大的產業結構變化,世界經濟前進的歷程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一批又一批引領新技術前沿、大膽利用市場力量、以新的商業理念和產業組織架構來創造財富的企業家所推動的。
時代大潮,惟創新者勝。人類生產進入“智能時代”,醫學、生物工業、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新產業革命,將形成智能制造、人機交互、3D技術、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機器自組織、云計算、高度數字化個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高質量發展呼喚新一代創業創新型企業家,要求新時代民營經濟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智能化專業化高端制造、“互聯網+”新型生產組織等領域不斷開拓“無人區”。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新時代民營經濟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鄒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