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作者:戚小倩(中共江蘇南通市委黨校副教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2017年4月1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意見》,強調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要深度挖掘優秀企業家精神特質和典型案例,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示范作用,造就優秀企業家隊伍。
企業家精神第一次被寫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企業家精神第一次被用“激發”和“保護”來高度肯定,這讓我們強烈感受到中央給出的一個重大信號:企業家是一個國家和經濟社會的寶貴資源,企業家精神是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寶貴財富。黃正平主編的《大情懷大世界:張謇的企業家精神》一書,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2018年年初,由中共江蘇省南通市委宣傳部組織,五位張謇研究學者具體承擔本書編撰任務,利用業余時間耗費五個月有余完成書稿。6月,由人民日報出版社正式出版。全書圍繞張謇的“企業家精神”重點選擇了十個領域,包括張謇的家國情懷、創業精神、世界眼光、奉獻精神、民生關懷等方面。本著嚴謹的學術精神,書中所敘述史事、觀點均有相關文獻來源和資料佐證。同時,與其他史學研究不同,南通的歷史學者試圖打破學術論文與通俗讀物之間的藩籬,采用散文筆調,深入淺出地進行敘述,讓讀者走近真實的張謇。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嗇庵),江蘇南通人,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清末民初中國社會的風云人物之一,其“母實業,父教育”的理念及在家鄉南通的實踐,對近代中國現代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大情懷大世界:張謇的企業家精神》一書,樸素地再現了作為一個企業家,張謇所擁有的強烈的家國情懷,投身實業、踐行棉鐵主義,地方自治、造福鄉里的精神世界。辦企建廠困難,他一一克服,終成大生紗廠屹立通揚運河之畔。隨后,各類企業如雨后春筍。他一方面抓工業產業,一方面又建農商企業,工商業企業群拔地而起,農業企業沿南黃海岸向西北延伸,金融、運輸等企業越江向上海拓展,迅速形成并成長為大型企業集團。他延聘了諸多國內外人才,又建校辦班培訓培養各類人才,滿足一時和長遠之需。產品在質量上下功夫,致力打造民族品牌,又把大生紗廠等企業的產品送展世界博覽會,使地方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他還在紐約第五大道設立南通繡品銷售窗口,直接對接世界貿易和世界經濟。
胡適這樣評價張謇:“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力開辟了無數新路,做了30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于一方,而影響及于全國。”中國社科院劉國光曾評價“張謇開創的南通早期現代化路線,一度成為當時國內的一個樣板”。20世紀20年代任江海關稅司,對當時南通發展狀況較為了解的E.G.lowder曾經指出,“通州是一個不靠外國人幫助,全靠中國人自己建設的城市,這是耐人尋味的典型。所有愿對中國人民和他們的將來作公證、準確估計的外國人,理應到那里參觀游覽一下”。張謇所處的是中國積貧積弱、外敵環伺的年代,深深耕耘南通20多年,成就了實業、成就了教育,盡管遭遇諸多曲折和不幸并終于夢碎,然而,其留下的精神文化財富一直激勵中國人繼續奮勇前行。
新時代我們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走在越來越靠近世界舞臺中央的現代化道路上,傳承數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要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大情懷大世界:張謇的企業家精神》一書的可貴之處就在于用今天的眼光,重新審視和解讀上兩個世紀之交的張謇,分析、梳理了他那一代人在創辦實業、經營企業中的情感與胸懷,在用產業力量、經濟力量推動社會變革和進步中的思考與作為,在觀察世界、認知中國過程中的態度與走向,以汲取精神的營養和文化的力量。
雖然所處時代不同,然而當代企業家精神與張謇企業家精神本質上是相通的。優秀的企業家精神,往往都表現出“夢想理想、創新創造、實干苦干”等共同的思想文化氣質,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的具體體現,具有時代性、先進性、引領性和示范性等重要特征。優秀的企業家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集中展現了向上、向遠方、向世界的思想內涵和精神風貌。新時代我們要認真學習張謇的企業家精神,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續寫和創造更豐富、更當先的新時代企業家精神。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10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