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過去,一座寫字樓可以容納300家公司,而現在,可進駐3000家,甚至30000家公司!最多兩年時間,我們‘云端自貿產業園’就能為西咸新區投資創業人氣甚至GDP增長做出顯而易見的貢獻。”西咸新區云端自貿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建春說,“這也得益于新區各類利好政策的疊加和一流的營商環境。”
近一年來,我們學習整合“互聯網+云技術+大數據”新技術綜合優勢,探索“集群注冊+遠程注冊”的創新登記模式及“一網通管理、一站式服務”的創新管理服務,構建云端平臺,打造自貿、產業、園區等三大板塊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成功搭建了中小企業融資、市場信息、項目合作等服務平臺。
云端自貿產業園的發展壯大直觀體現在入駐企業數量的井噴式增長。截止2019年3月,園區已引進企業630家。現每天20-30家申請入駐,2019年底入駐企業目標5000家。
“初創企業,首先考慮的一定是便利及時和創業成本的問題,其次才是后期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業務渠道的開拓、資金整合的訴求等。”郭建春介紹,云端自貿產業園服務對象以小微企業為主,而他們要做的,就是降低企業注冊門檻,減少創業時間和空間成本,讓小微企業主“輕裝上陣”,實現創業夢想。
比如,云端自貿產業園創新推出的“集群注冊”的登記模式。多個企業以一家企業的住所(經營場所)地址作為自己的住所登記,由平臺提供住所和財物托管、法務手續等基礎服務。與傳統“一企一址”模式不同的是,“集群注冊”有效釋放住所資源,解決了企業辦公場所缺乏、距離成本高等問題,大大降低初創企業的創業門檻。根據測算,集群注冊每年可為企業節省運營成本約 300 萬元(年房租約 200 萬元,年房產稅約 30 萬元,年水電暖及物業費約 70 萬元)。
“一方面,入駐企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紅利,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自貿區初期產業節約化和快速聚集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的活力。”郭建春說,云端自貿產業園能發展這么快,離不開西咸新區管委會、能源金融貿易區的大力支持,公司也愿意以實際的擔當和作為,為新區發展助力。
“新區管委會能為我們這樣一家創新型小公司,先后幾次召集各個部門開專題會,協調公司發展初期遇到的難題,著實令我們感動。”據郭建春講,當初,公司之所以選擇來西咸投資興業,主要是政府部門熱忱高效的服務打動了他們。
除此,為支持云端自貿產業園發展,西咸新區還在政務服務大廳開設了“云端自貿”窗口,市場監督管理、稅務等部門也安排專人在窗口對接、辦理業務,稅務部門也多次到園區上門服務……
新區一流的營商環境和優質的“五星級店小二”服務給平臺企業——云端自貿產業園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也讓入駐園區的企業降了創業成本,少了發展束縛,感受到和大企業一樣的政策待遇,真正享受到了自貿試驗區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改革紅利。
眼下,入駐云端自貿產業園的數百家企業正大展拳腳,奮力興業。
下一步,云端自貿產業園將圍繞“自貿”“產業”“園區”三大板塊,最終形成“新能源、文化旅游、環保節能、大健康、智能制造、應急安全管理”六大產業集群,在完善“一網通管理、一站式服務”、“四位一體綜合服務”等功能基礎上,持續豐富云端業務,融合大數據前沿技術與先進管理理念,加快業務創新拓展,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輻射“一帶一路”沿線,彰顯“西咸品牌”的“云端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