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籠絡社會閑散人員逐漸形成黑社會性質組織,介入民間糾紛,插手建筑項目,非法開設賭場,從事非法拘禁、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1月24日,西安中院依法對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進行公開宣判,駁回該團伙成員的上訴,維持原判。
“團伙老大”駱某1961年出生,陜西省三原縣人。駱某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籠絡社會閑散人員在三原縣滋事生非,逞強爭霸,惡名在外。2008年以來,駱某頻繁介入民間糾紛,插手建筑拆遷項目,并先后拉攏、吸收白某、曹某、陳某、董某等10余人為其牟取非法利益,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從而使組織影響不斷擴大,組織勢力日漸加強,逐步形成一個以駱某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駱某作為該組織的組織、領導者,為形成強勢地位、樹立非法權威,先后實施了開設賭場、非法拘禁、尋釁滋事、故意傷害、敲詐勒索等一系列違法犯罪活動,稱霸三原縣,嚴重破壞了當地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去年8月,經陜西省高院指定管轄,新城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此案后,一審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開設賭場罪、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數罪并罰,判處被告人駱某有期徒刑二十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其余17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不同的刑期。一審宣判后,駱某等13名被告人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條第五款規定:“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應當同時具備以下特征:(一)形成較穩定的犯罪組織,人數較多,有明確的組織者、領導者,骨干成員基本固定;(二)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以支持該組織的活動;(三)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四)通過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包庇或者縱容,稱霸一方,在一定區域或者行業內,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響,嚴重破壞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經過公開開庭審理后,西安中院認為,上訴人駱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其行為已構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營利為目的,結伙開設賭場,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開設賭場罪;為索要賭債,指使李某等人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他人,致一人重傷、一人輕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隨意毆打他人,致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情節惡劣,任意損毀他人財物,嚴重影響他人生產經營,情節嚴重,采取恐嚇的方式,強拿硬要,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上訴人駱某作為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領導者,不僅應對其直接參與實施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依法還應當按照其所組織、領導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1月24日,西安中院作出終審裁定并公開宣判,依法駁回上訴人駱某、陳某、白某等人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記者高雅實習生董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