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根植之土,市場主體活力之源,地方發展生命之氧。近年來,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西)中心以制度為基、以規范為核、以實效為要、以公開為本、以監督為盾、以滿意為目標,堅持以“五度換一度”,堅定不移守住廉潔底線、紅線、高壓線,為區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以制度為基,劃定“警戒線”。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推進改革任務落實,出臺了《行政審批程序規定》《行政審批現場踏勘辦法》《行政審批專家評審辦法》等制度文件,設立法務專崗,建立政策法規庫,明確法律要求、審批標準、復核要點等,確保審批于法有據;參與現場踏勘、專家評審、上門服務等環節,對重大事項做到審批把關到位、風險防控到位、服務跟蹤到位。
以規范為核,扎緊“籬笆墻”。打造“一站式”辦事大廳,推出“一窗式”綜合窗口,推行“受審分離”工作模式,規范服務流程、審批標準,統一由窗口收件、出件,堅決杜絕“體外循環”“權力尋租”。遵從“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強化審批監管全鏈條閉環,及時將審批結果推送行業主管部門,以“審管銜接”促“審管聯動”,堅決破除“以批代管”“不批不管”問題。
以實效為要,架起“高速橋”。組建AEO團隊,在審批權限向政務大廳集中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審批職能向AEO(Approval executive officer審批執行官)集中,將承諾事項改為即辦事項集中授權至AEO全權辦理,形成“極簡辦、并聯審、廉潔批、周到幫”工作模式,行政審批提速50%以上,幫助申請人節省辦事時間上萬小時。在全省首枚電子審批印章正式啟用基礎上,不斷擴充電子證照庫,全面啟用電子簽名功能,擴大“不見面審批”覆蓋面,搭起便民“高速橋”。
以公開為本,形成“透明窗”。堅持政務服務事項公開透明,主動公布行政許可事項、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程序、申請材料、法律依據、辦理時間地點等要素信息,從“審批端”和“用戶端”分別制定標準化操作規程,確保審批要素統一、標準統一。強化電子監察力度,緊盯審批“慢”作為,嚴防超時辦件情況發生,讓權力運行“無死角”。
以監督為盾,當好“監察官”。制定窗口服務工作規范、責任追究辦法、投訴處理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文件,從根本上解決“吃拿卡要”等問題。建立日常巡查督查機制,對服務態度差、辦事效率低等問題及時“亮牌”,對整改不到位、工作落實不力等行為敢于“亮劍”。大力開展“紅黃牌”行動,對臨近節點任務亮出預警“黃牌”,對逾期未完成任務亮出警示“紅牌”,抬高工作標準,嚴肅工作紀律,營造良好的“辦事生態”。
以滿意為目標,自念“緊箍咒”。按照“凡辦事必評價、凡不滿必回訪、凡問題必整改、凡失職必追責”原則,開展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通過“短信評價+電話回訪+第三方暗訪”,倒逼服務效能提升。將“好差評”結果列入窗口人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以“五個不一樣”(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與干少不一樣、真干與假干不一樣、實干與虛干不一樣、積極干與消極干不一樣)開展精準“學、練、促、考、評、獎”,評選月度、年度“服務之星”,營造你追我趕的干事氛圍,群眾滿意度持續攀升。
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構筑高質量發展“硬支撐”。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西)中心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堅決筑牢依法合規、廉潔高效審批防線,以“勤快嚴實精細廉”的工作作風爭做改革“排頭兵”,打造干干凈凈營商環境底色,突出灃西綠色發展、科創活力成色,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富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