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1月17日至18日,以“氣候金融 美好世界”為主題,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華通訊社與生態環境部共同主辦的2023明珠灣國際氣候投融資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行,西咸新區受邀參加并作經驗分享。

近年來,西咸新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將綠色低碳作為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在建設“無煤城市”“無廢城市”“生態城市”“海綿城市”以及轉變“生產方式”、發展“綠色金融”等方面,開展大量深入探索和有益實踐,為西部地區轉變城市發展方式貢獻了西咸樣板,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奠定了良好基礎。
自去年8月獲批國家首批試點以來,新區嚴格按照既定“2413”目標任務要求,高質量、高標準開展試點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實效。一是政策標準體系基本構建。圍繞“打造一批具有西咸特色的低碳項目”和“建立一批氣候友好型市場主體”目標,出臺西咸新區氣候投融資“一標準兩辦法”,其中氣候友好型企業庫管理辦法是全國首個標準規范。目前,首批29家氣候友好型企業、61個氣候投融資項目評價入庫,融資需求363.6億元,建成后預計每年減少碳排放74.8萬噸。二是金融產品不斷創新。推動設立綠色雙碳基金3支,規模20.1億元,為綠色低碳產業提供資金保障。創新落地全省首單碳減排掛鉤、綠色保險+綠色建筑等綠色貸款2.4億元,試點對2個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供熱項目開展碳資產開發,探索秦漢帝陵帶林業碳匯核算,為碳金融服務“雙碳”目標探索路徑。三是政銀企對接有效推進。成立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建設氣候投融資賦能平臺,推動興業銀行西安分行在全省首家發布環境信息披露,開展項目推介、企業路演活動,促進項目和資金有效、精準對接。試點獲批以來為綜合能源、綠色建筑、分布式光伏等21個項目解決融資41億元,發放基金4090萬元。四是促進低碳產業蓬勃發展。結合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一批海綿城市、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供熱、綠色建筑等低碳技術應用規模不斷擴大,綠色低碳的建設體系基本形成。結合秦創原總窗口建設,隆基29吉瓦單晶電池、全省首條氫燃料電池全自動生產線和氫能商用車等項目建成投運,帶動形成了以隆基系列項目、46家氫能企業為代表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下一步,西咸新區將繼續把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作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作為服務新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加快出臺支持氣候投融資發展政策,建成氣候投融資賦能平臺,持續更新氣候投融資項目庫和氣候友好型企業庫,強化氣候投融資產品模式創新,加強政銀企對接,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促進企業轉型、項目落地,努力打造氣候投融資西咸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