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天出門比較著急,忘記帶房屋租賃合同,本以為白跑了一趟,沒想到窗口工作人員查看后,告知我們公司信用良好,簽訂承諾書就能先行受理了,在承諾日期內補交材料就行,真是太方便了。”在灃西新城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戶外廣告設置許可的王女士由衷地感嘆道。
為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降低行業準入準營成本,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西)中心積極探索信用審批改革,將信用嵌入行政審批辦事流程,對信用良好的企業做審批“減法”,有效降低企業辦事成本。
一是做細信用審批場景。政務服務(灃西)中心聚焦企業需求,對接相關部門系統梳理新城社會事務領域和工建改革領域通過事中事后監管風險可控的事項83項,形成信用審批事項清單,并針對不同事項推出容缺受理、承諾代替證明、承諾替代審批、免勘即辦、承諾可開工、承諾即投用等多種信用審批應用場景,無不良信用記錄的企業通過書面承諾即可享受審批紅利。
二是做實信用信息核查。政務服務(灃西)中心積極對接新城信用體系建設主管部門明晰信用信息核查和應用標準,印發《窗口工作人員信用信息查詢操作規程》,繪制流程圖,依托信用中國平臺和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開展信用核查,對未納入黑名單且無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嚴重違法等記錄的企業開辟綠色通道,讓誠實守信在審批領域釋放出新動能。
三是做優承諾踐諾管理。一方面規范編制各類信用審批事項承諾書范本,采用申請材料后補、實質審查后置或豁免等方式簽訂告知承諾書,明確辦理條件,約定責任義務,用“一紙承諾”代替“一摞材料”。另一方面做好審管銜接,審批部門及時將審批信息推送至監管部門,監管部門針對具體事項特點和申請人踐諾情況等,綜合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互聯網+監管”等方式跟進監管,并將履約情況及時歸集至信用信息平臺,形成承諾踐諾管理有效閉環。
下一步,政務服務(灃西)中心將不斷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以審批部門清楚告知為基礎、企業和群眾誠信守諾為支撐、審批后強化監督為保障,拓展更多信用審批應用場景,讓信用價值由“無形”變“有形”,成為企業可感可觸的審批紅利,打造政府最誠信、企業最舒心、辦事最高效三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