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6月14日,西安市2024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案例及優秀短視頻”評選活動公布獲獎名單,西咸新區三項改革案例獲獎。
其中,《西咸新區以信用體系建設為抓手在工程建設領域探索推行“承諾即批”改革》榮獲“2024年度西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案例”。

工程建設領域“承諾即批”是指: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工程建設項目,由相關主管部門和單位根據建設單位申請,確定項目綜合要求清單,建設單位根據綜合要求清單開展前期工作,在作出書面承諾并提交報建資料后,相關主管部門和單位不再對項目資料進行實質性審查,直接作出審批決定,實現“多證齊發”。
一直以來信用承諾是經營主體以規范格式向社會做出公開承諾或聲明,以獲得某種資格、權利或社會公眾信任的方式。信用承諾已經成為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西咸新區在工程建設領域實施“承諾即批”改革,不僅是進行政府職能轉變的有益嘗試,更是為企業進行降本減負的重要探索。它為項目單位帶來的益處主要體現在:
審批成本更低。通過發布“一手冊一要點”,企業在項目建設之初就已了解審批全流程、全資料、全要求,僅需按部就班做好相應工作即可完成所有手續辦理。同時嵌入“技術經理人”,協助企業做好資料審核、報送、遞交等各項事宜,真正實現項目審批“只進一次門、遞交一次資料”,幫助企業節省紙質資料、人工成本、路途成本等達50%以上。
審批時限更短。與傳統審批模式相比,“承諾即批”模式通過“信用+”推動了“審批-”,企業作出書面承諾后,主管部門在3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項目資料的核驗,企業項目報審時間縮短了40%以上,切實感受到誠信的價值,使誠信真正成為“事好辦”的“密鑰”,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助推器”。以聯東U谷·灃西科創中心項目為例,按照傳統審批模式,企業需要23個工作日辦理18項審批手續才可開工建設,現在可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從立項到施工許可的所有手續。
信用監管更嚴。西咸新區通過前置信用核查,把好企業“入場關”;事中信用承諾和分級管理,做實項目審批“承諾關”;事后現場監管和失信懲戒,確保項目建設“規范關”,將信用監管應用在項目審批全流程,建立起全過程全鏈條閉環式監管,為加快信息共享、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社會成本、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就讓我們具體看看西咸新區“承諾即批”改革是怎么做的?
一、公布“標準通用手冊”,做實承諾基礎。印發《西咸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標準通用手冊(百問百答)》,將轄區企業在項目報建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所有問題進行了梳理、羅列。《手冊》共分31章節,包含了立項、規劃設計方案、消防、人防、配套綠建等多階段多事項審批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手冊》采取“自問自答”形式,問題簡單直白,回答清晰明了,能夠充分向企業展示西咸新區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過程中的事項清單、申報材料、注意要求以及常見問題。通過發布“標準通用手冊”為新區所有企業打開了“透明度”極高的審批準則,是新區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標準化”的初衷,也是實行“承諾即批”的基礎所在。
二、制定“工程審批要點”,做好承諾指引。印發《西咸新區工程建設領域事項便利化審批要點清單》,系統整合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四個階段33個常辦事項的審查要點,要點包含用地預審、立項審批、工程設計、施工許可、消防審查、規劃驗收等報審單位關注的主要事項。申請企業只有充分掌握行業主管部門在相關事項審查方面的要求和內容,才能依據自身項目特點認真進行研讀和申報,才能避免出現“多頭跑、跑多次”的事情發生,有效節約企業報建成本和跑動次數,助力西咸新區營商環境建設走穩走實。同時詳盡的審查要求的公示,有助于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便利化”的高效推進,也支撐了“承諾即批”的有效執行。
三、建立“項目要求清單”,做細承諾核心。印發《西咸新區工程建設領域推行“承諾即批”改革實施方案》,探索“以告知承諾+并聯審批+事中事后監管”為指引,聯合行業主管部門針對具體項目制定詳細的“項目要求清單”。清單可包含項目要求、審查要點、行業規范、實施標準等內容,為各類工業項目、公共建筑項目以及重點招商的產業項目等制定特殊需求“承諾制清單”,建設單位依照各項要求進行承諾報送各行業主管備案后即可開展相關后續建設工作,行業主管部門借助于“信用中國”等平臺,開展有效監管。“項目要求清單”既是推行“承諾即批”的核心所在,也是推行工建審批事項“規范化”的“必經之路”。
四、借助“信用監管平臺”,做全承諾保障。為全面做好“承諾即批”的事中事后監管工作,借助于“西安市住建領域市場主體信用平臺(以下簡稱“信用平臺”)”開展申報企業日常信用監管工作,利用信息數據的價值功能,逐步探索“信用+承諾+審批+監管”改革新模式,為事中事后監管留痕留據。申報企業按照審批機關提供的“項目要求清單”內容開展相關建設工作,并依據承諾做好后期申報材料遞補工作,同時企業自行在“信用平臺”上申報基礎信息、主動錄入良好信用信息,平臺自動抓取“施工許可證證載信息”,行業主管部門自主錄入不良信用信息,實行企業信用風險等級分級管理,有效開展各項批后監管工作。
五、實施“全過程負責制”,做優承諾支撐。區別于“全過程咨詢”和“建筑師負責制”的職責束縛,西咸新區創新性推出“全過程負責制”,旨在為每一類項目每一個事項每一次審批引進“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理人通過為項目提供專業技術保障,代替建設單位完成報建審批中相關材料準備并提出建議、遞交前完成材料和圖紙審核工作、審核后正式向審批部門遞交申報材料。技術經理人是建設單位與審批部門之間必需的中介者,技術經理人按規范制作送審文件,審批部門可以僅審查文件、表格和圖紙的基本信息,對于詳細圖紙的具體信息采取抽查,通過權責的分解到位,大幅提高審批效能,為開展“承諾即批”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