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自2022年起,西咸新區建筑師負責制試點工作開展已兩年多,先后有7個項目嘗試了此項試點工作,項目類型涵蓋商業住宅、文化共建、市政道路、鄉村旅游、工業廠房等多個領域多個類型,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新區是如何將建筑師負責制工作由“點”發展到“線”的?
一直以來,業內都有個疑惑,建筑師具體負責的目標主體必須是建筑本身嗎?必須是這個城市具有“標新立異”的地標性建筑物才能開展實施嗎?建筑師負責制的項目是應該由政府主導的項目多一些還是應該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帶著這些疑問,新區開展了一系列嘗試。
(一)
在第一個建筑師負責制試點項目類型選取上,新區選擇涇河新城文化藝術中心作為試點項目開展工作,該項目總用地面積33912㎡,總建筑面積56933.80㎡,是集圖書閱覽、藝術活動、科技影展、音樂舞蹈、戲劇表演及休閑餐娛為一體的大型文化藝術中心。項目以“涌川”為其形體設計概念,旨在表現蜿蜒的涇河川流和綿延的陜西地貌,極具靈動性、設計性、挑戰性。在一定意義上,這是整個西咸新區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另外一個因素在于這是一個造型相當復雜、結構極具挑戰的建筑,項目由國際著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ZHA)擔綱設計,這個大型、復雜的建筑項目需要整合多個專業的技術和工種,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項目管理者來協調各方面的工作。所以新區在多輪研討、協商、斟酌之后,決定對該項目試點“建筑師負責制”。因為采用建筑師負責制模式可以較大化地優化資源配置,利用建筑師團隊的專業素養,可以高效將設計、施工、質控等多個方面有效串聯起來,有效降低建造風險,確保項目進程穩步有序。
所以,西咸新區的試點項目一開始就選了集“建筑體型大、施工工藝難、業主要求高、報批手續復雜、知名建筑師參與”幾大因素為一體的“超典型”項目作為“試驗體”。
在這個項目選定之后,新區就定了一個標準,有三類項目首先考慮建筑師負責制。一是涉及特消、超限審查的大型復雜建筑,二是設計、施工要求高,采用傳統建造方式困難的工程,三是有知名建筑師、事務所參與設計的項目。希望借助專業的建筑師團隊,為企業端提供建設技術保障,也能夠為政府端提供審批業務支撐。
這是新區探索試點項目類型的第一個階段。
(二)
2023年4月,新區聯合市級相關部門專赴深圳開展建筑師負責制專項調研,實地參觀了“梅林街道”一街一路中康藝術長廊項目,這是一個城市公共領域的更新項目,是深圳在市政道路試點建筑師負責制的一個探索。這條長約1.2公里的城市次干道沿線以商業和居住建筑為主。整個設計是在原有市政道路的基礎上進行提升改造,改造內容包含下沉式綠地、微地形、疏水步道、景觀小品、座椅雕塑、兒童娛樂設施、喬灌木搭配比例以及集水設施等,大到口袋公園,小到圍墻井蓋,細到交通標識,整體設計均兼顧地方特色和文化含義,這些都是在實地走訪過程中“肉眼可見”的亮點創新,他們的設計師團隊竟然在一條“毫不起眼”的市政道路上做了如此多的人性化細微設計,并且落地成效“十分顯著”。
從深圳回來之后,新區就改變了最初想法,建筑師負責制的項目包含但不限于建筑本身,也可以往市政基礎設施、景觀小品、城市綠地、口袋公園以及附屬建筑物上延伸。新區轉換了固有思維,將建筑師負責制的目標定格在“能夠對城市風貌或者區域環境產生影響的任何物體上面”,不只是建筑物,也可能是個過街天橋,也可能只是個宣傳燈牌、廣告燈箱。
這是新區探索試點項目類型的第二個階段。(未完待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