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輛非公路寬體自卸車通過在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辦理“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順利抵達老撾和蒙古國,這是陜西省首單“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有效減輕了企業生產運營的資金壓力。

“這已經是我們今年出口的第五十二批產品了,客戶非常滿意。”看著客戶發來的收貨信息,盤算著今年的“收成”,陜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建耀十分欣喜。
同力重工是陜西百強企業和民營50強企業,是國內首家專業研發和制造非公路自卸車的企業,也是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工程運輸設備企業。曾獲工信部提名的“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稱號,主要生產各類非公路寬體自卸車,其自主研發的業內首款雙橋驅動礦用自卸車TLD125載重大,性能穩定可靠、運營費用低,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

“這次出口,我們趕上了新政策,體驗很不一樣。”楊建耀說的“新政策”是指“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即企業可以用綜保區內保稅貨物為租賃標的物開展進出口租賃業務,這是海關總署推出的一項支持綜合保稅區貿易新業態發展的創新政策。本次同力重工的出口業務,是陜西省首單“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與全省首單“保稅+融資租賃”進口業務一樣,都是在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內辦理的。
“之前我們都是直接與海外客戶進行交易,大部分客戶會選擇分期付款的形式。對于我們這樣的生產型企業來說,做自主研發本身投入就不小,再加上各類成本,資金回收問題很頭疼。”楊建耀說:“就拿這次出口的車輛來說,進入綜保區沒幾天我們就拿到了貨款,以往想要收回全部資金,大概需要18個月,十分考驗企業的現金流。”
“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主要針對哪類產品?整個環節流程怎樣?如何為企業化解風險?
根據海關總署要求,該政策主要針對大型民航客機、海洋船舶、大型機械設備等高價值標的物。而想要落地這項政策,綜保區內必須擁有由融資租賃公司設立的SPV(特殊目的公司)。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綜合保稅發展中心主任尹向明介紹,“今年6月,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陜西監管局、西安咸陽機場海關的支持和指導下,空港綜保區招引了一家金融機構和一家SPV公司,即信車致遠(陜西)租賃有限公司和新力同躍(陜西)租賃有限公司,為政策落地提供了基礎保障。目前,空港綜保區內已有3家SPV公司可為區內企業開展相關服務。”

同力重工出口的這批車輛先由信車致遠全款收購,然后以融資租賃的形式租給新力同躍,再由新力同躍向境外出租。境外承租企業與新力同躍簽訂租賃合同,向新力同躍分期支付租金即可獲得長期使用權。這樣一來,同力重工能夠實時拿到全款,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和運營風險,讓企業有精力有資金持續生產和研發。同力重工此次成功辦理“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為區內相關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樣板。
除了“保稅+融資租賃”,在綜保區交易還有哪些好處?
尹向明介紹,產品進入綜保區即視同出境,企業不必等待貨物運輸出國就可以申辦退稅手續,大幅縮短了企業的等待時間。

在對外貿易方面,同力重工算是“老把式”了。公司自2010年以來,深耕海外市場,已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海外經銷商30多家。同時在新加坡和剛果金成立了2家子公司。
“對外貿易中遇到的金融問題可謂‘千奇百怪’,但新區、新城專業的金融服務為我們解決了不少難題。”楊建耀介紹,同力重工此前就在灃東新城的幫助下,獲批3億元的出口賣方信貸,公司的出口業務也因此獲益。
“同力重工的金融需求相對特殊,貸款方不是企業自己,而是客戶,又涉及對外貿易,融資難度不小。”灃東新城金融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董翔介紹,灃東新城幫助同力重工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多次協商,最終讓企業拿到了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為企業“出海”提供了幫助。

“無論是在灃東還是在空港,我們提出的問題都能得到回應,專業的服務更是實實在在為我們解決了生產經營中的問題,這樣的營商環境,也讓我們搞生產研發更有勁頭了。”同力重工負責人楊建耀說。
今年以來,同力重工已累計出口產品貨值10億元人民幣。有了“保稅+融資租賃”,楊建耀對今年的“小目標”充滿期待:“今年內,我們計劃將3億元人民幣用于推動大型礦業設備采用‘保稅+融資租賃’出口業務模式通過空港綜保區出口到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