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春節假期剛過,涇河新城光伏新能源產業園(一期)建設現場的工人們就開始忙碌。有的忙著調試安裝供水系統零部件,有的忙著進行動力站屋面施工,安全員嚴肅地監護施工安全……放眼西咸新區,每一處在建工地都是這樣的場景。

以項目建設鍛造高質量發展硬實力,真抓實干不負春正是西咸新區的生動縮影。
項目建設沖刺 新春火熱開局

涇河新城光伏新能源產業園(一期)占地1352畝,建筑面積約81.1萬平方米,第一個車間主體結構已全部施工完成,整體將于近期交付。產業園建成后將成為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建設的規模最大、產能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光伏生產基地。
“為保障項目進度,春節假期一結束全體工作人員就開始在建設一線奮戰。”涇河新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建設部副部長王錄成說。
50公里外,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內則是忙著生產。“燈塔工廠”內,生產線已全面運轉,工人們各自忙碌,機器人揮動“手臂”作業,自動導向車來回穿梭運送物料,一輛輛礦用寬體車組裝下線……
“我們正月初六復工,工人目前到崗100%。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砥礪前行,共同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三一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超說。
從項目建設到產業發展,西咸新區處處涌動著“拼”的勢頭。全區上下正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姿態,以時刻增強抓好經濟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全力以赴推動各項指標爭先進位,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創下多項第一 產業基礎堅實

過去一年,西咸新區用干勁、韌勁和拼勁,用優質的營商環境,在產業發展上取得了多個“第一”。2024年,新區“4+1”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氫能等4個產業入選全省秦創原未來產業創新聚集區。全年入庫科小企業6878家、占全市1/3,新增高企2450家、總量4100家,高企新增數和占比均為全省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350億元、增長18%、增速位列全市開發區第一;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家、新培育“個轉企”企業260戶;市場主體增長14%、累計達到85萬余戶,總量、增速等6項指標位列全省各開發區第一。
總部位于芬蘭的維美德集團是一家在納斯達克和赫爾辛基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位于灃東新城的西安工廠目前年銷售額約為6億元。穩定的運營績效和優越的營商環境,促使集團決定繼續擴大投資。“在灃東新城建設中國首條TRP雙輥洗漿機智能制造生產線,以滿足國內外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維美德造紙機械技術(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超介紹。

西安陜煤涇久新能源產業基地于2022年在涇河新城開工,兩年后順利竣工投產。公司執行董事屈濤說:“相關部門幫助我們解決了項目用地、報批報審、服務保障等眾多需求,確保基地以最快速度落地建設,剛投產訂單就源源不斷,讓涇久在充滿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站穩了腳跟、打開了局面。”
2024年,新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0.6億元,匯川儲能等161個項目開工,南玻西北生產基地等70個項目竣工,秦川高檔工業母機、陜煤研究院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招引落地國能西北創新基地、長城互聯網西部基地等總投資885.1億元的202個項目,其中10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共42個。
擘畫強區新圖 滿弓勁發開跑

2月7日,新區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簽約竣工活動舉行。日立能源柔性直流輸電產品制造基地、合范福星商業廣場等43個項目開工;新型硅碳負極材料、譜尼西北總部大廈(西安)、拓普泰克智能控制器及自動貼片機等24個項目竣工,簽約中立能源總部等53個項目。
來勢很好,奔頭更足。2025年,西咸新區立下了一個個新目標:

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聚力發展光伏、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鏈,支持隆基、三一等重點企業穩產擴能,全力推動匯川儲能等重大工業項目建成投產。
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狠抓人工智能、氫能、儲能、增材制造、量子信息產業和低空經濟、數字經濟,加速聚集戰略性產業和未來產業。
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現代金融業、商貿服務業,規上服務業營收增長7%以上。

做大做強文旅體產業,抓好十里灃河文旅帶、西咸涇渭文旅帶建設,加快發展文化旅游、微短劇、影視和體育產業,支持十里灃河影視基地、云想科技等做大做強。
做大做強現代都市農業,促進食用菌、水果、蔬菜、花卉和茯茶等產業發展,持續做大“西咸農XIAN”品牌,挖掘打造鄉村旅游村。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西咸新區正以“滿弓勁發”的姿態,在充滿希望的春天里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