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吹響了2025年新區決勝全年的號角,新年開啟,轄區各地干勁十足,迎來了紅火的開局,不管是科技藍還是生態綠都在初春時節煥發出蓬勃生機。
復工復產開門紅
春節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位于創新港不遠處的先進鈦合金材料產業園施工現場就已全部復工復產,工人們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正忙著大干快上,確保項目能在2026年12月如期竣工投產、達能達產。
這座產業園總投資3.5億元,主要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溫鈦合金熔煉示范生產基地,整體投運后將進一步豐富完善新區鈦產業鏈,助力新區航空航天等產業升級。項目一期去年4月份開始施工,30天完成地基基礎施工,11月25日即建成交付,目前已完成設備安裝及調試。
先進鈦合金材料產業園的高效建設離不開新區高效服務。早在項目開工前,新區經辦人員便提供了上門對接、資料預審、全程代辦等服務,3個工作日辦結企業投資項目備案確認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有效節省了報建時間。
新年伊始,三一智能制造產業園“燈塔工廠”生產線已全面運轉;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上百名技術人員在研發中心里攻克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核心技術......一個個好項目復工復產,帶動西咸新區整個產業向新發展。2024年,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等 7 個先進制造業產業方向實現產值643.1億元,新建、續建63個重點工業項目,通過鏈群提能級、創新育優勢、企業強引擎、項目蓄動能,促進產業綜合實力全面提升。
今年,新區將繼續堅持產業立區戰略,持續做大做強“4+1”產業體系,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謀劃建設,加快落地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為工業投資打好堅實基礎。
研發制造科技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西咸新區,科技藍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為新區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新區產業升級和城市發展。
2月5日開工第一天,位于灃東新城建章實業產業園的西安安科訊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科訊)內,生產線高速運轉,身著藍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員已經專注地投入到科研創新當中。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安科訊堅持走自主研發和高端智能制造之路,聚焦數字能源、新能源、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物聯網等領域,為華為、匯川、英威騰等優秀企業提供服務。
去年7月,安科訊簽約入駐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通過上下聯動的服務保障協同工作機制,靠前服務。去年12月,安科訊的全流程數字能源產品生產線就實現竣工投產。生產線聚集了200多名人才,月產品出貨量可達3萬臺以上,年營收達4.8億元。
新歲啟幕,企業經理劉歲霞干勁十足:“我們生產的光伏、儲能、伺服電機編碼器及工控產品將陸續‘見世面’。”
在西咸新區,更多科技創新的力量在此會匯聚。2024年新區入庫科小企業6878家、新增高企2450家、總量4100家,高企新增數和占比均為全省第一,全力催生新質生產力。
“小站”帶來生態綠
2月10日,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物流聚集區內,載滿包裹的貨車往來穿梭,等待裝卸貨的貨車司機都暫時熄火離開車輛到“生態小憩驛站”休息,到裝卸貨時再來發動車輛。
為減少重型載貨車輛怠速行駛造成的污染排放,空港新城在物流聚集區設立了3個“生態小憩驛站”,內設空調、座椅、飲水機等,司機等待裝卸貨過程中,可將貨車暫時熄火,到驛站休息等待。
據測算,這3個“生態小憩驛站”不僅為物流貨車運輸司機們提供了便捷舒適的休息場所,更有效減少了區域運輸車輛聚集壓車怠速時間,每年可節約燃油3600L,減排氮氧化物236Kg,VOCs36Kg,一氧化碳180Kg,二氧化碳450t,兼顧了服務物流從業人員與優化生態環境,效果良好。
近年來,經過系統綜合治理,西咸新區的水環境也實現了“質”的變化,2024年6河1湖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立春之日,灃河金灣、昆明池等水系隨時可見越冬的斑嘴鴨、螺紋鴨嬉戲追逐,潛水覓食。還有全國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和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海綿城市累計建成面積112.8平方公里.......一項項實打實的成效,讓新區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也讓新區人民的生活品質更高更幸福。
新的一年,西咸新區扛牢國家級新區使命任務,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力促開門紅、奪取全年勝,努力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推動現代化建設邁出新的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