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春潮涌動啟新程,奮楫揚帆正當時。
今年一季度,西咸新區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邁進,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呈現出“起步穩健、穩中向好、結構向優”的特點。從生產總值增長到市場主體擴容,從投資結構優化到重點項目推進,一組組數據勾勒出新區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征。“穩、快、新、強”四個關鍵詞,成為解鎖西咸新區2025年“一季報”的發展密碼。
經濟大盤:起步穩健、穩中向好
新年伊始,西咸新區便迅速行動,召開2025年高質量發展大會,扎實落實全省深化“三個年”、打好“八場硬仗”和全市“深化六個改革”“八個干”部署,為全年工作明確方向。錨定“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千億規模”這“三個千億”目標,堅持“盯著項目干、圍著企業轉”,全力推動新區高質量發展。

2月7日,西咸新區舉辦2025年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簽約竣工活動。120個項目涵蓋制造業、新興產業、文旅產業、金融產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多個領域,產業項目投資占比超85%。眾多優質項目集中落地,為新區一季度經濟穩健開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最新數據公布:一季度,西咸新區直管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7.52億元,同比增長7.2%,經濟運行呈現“起步穩健、穩中向好,結構向優”的積極態勢。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4.2%;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9%,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經濟數據的穩健增長,印證了西咸新區強大的經濟韌性。隨著一批重點項目的推進,新區工業“基本盤”將進一步穩固:匯川儲能新基地預計今年10月全面投產,達產后年產值80億元;以隆基綠能為代表,涇河新城已招引光伏產業鏈項目33個,總投資901億元。
市場主體:快速擴容、活力迸發
市場主體是經濟發展的“細胞”,其數量與質量直接反映區域經濟活躍度。一季度,西咸新區市場主體總量達85.1萬戶,占全市27.11%,連續多年穩居全市第一;新登記市場主體3.4萬戶,占全市42%,同比增長4.64%,凈增6942戶。“增量”“存量”雙領先,彰顯出新區營商環境的強大吸引力。

為何市場主體這一關鍵指標持續“領跑”?這既是新區營商環境優化的直接體現,也是政策精準發力的結果。今年3月,西咸新區召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系列政策,推動民營經濟發展。近年來,新區通過多項舉措構建良好發展生態,累計引進民營經濟項目561個,總投資超3043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市場主體的增加,來源于悉心服務。在西咸新區,一群特別的“科技紅娘”奮戰在服務市場主體的最前線,用精準的服務為企業通資源、鋪坦途,牽線各類資源“架金橋”。

市場主體的增加,還得益于政策賦能。西咸新區深入落實《助企服務“九條”舉措》,市場主體服務機構招引成效顯著。隨著“放管服”改革深化、審批效能提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一站式”服務讓市場主體“引得進、留得住、長得大”,為高質量發展儲備了充沛動能。
投資結構:“新”質崛起、動能優化
高質量發展,“新”是鮮明底色。一季度,西咸新區工業十大支柱行業實現快速增長。以海天制藥為代表的醫藥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35.6%。以同力重工為代表的鐵路船舶和運輸設備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14.8%。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產值分別同比增長15.1%、22.2%。規上文體娛、租賃和商務服務、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分別同比增長42%、41.5%、28.9%、14.6%。新興行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成效顯著。
聚焦科技創新和低空經濟領域,西咸新區構建的低空經濟生態圈別有“新”意。在這里,相關人才政策助力企業發展,18個應用場景加速技術落地轉化。目前,新區已聚集低空經濟領域企業84家,其中整機研制企業8家、上下游配套企業52家、運營服務企業24家,低空經濟蓄勢“騰飛”。
臨空經濟同樣“新”意盎然。今年一季度,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投運,提升了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航空樞紐能級。2025年1月-3月,空港機場樞紐貨郵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3%,超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增長92.8%,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4%。空港新城入區企業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光譜遙感試驗衛星預計5月發射,從立項到交付僅用8個月,該公司已成功研發10顆商業衛星,成為行業佼佼者。
一季度,西咸新區招引落地工商銀行西部數據中心等65個項目、總投資357.37億元。實際使用內資108億元、外資1824萬美元,招商項目質量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重點項目:“強”力攻堅、質效雙升
項目是發展的“生命線”。一季度,西咸新區36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6.16億元、新建項目開工率100%;51個市級重點項目中,45個在建項目完成投資34.57億元;237個新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2.09億元。
匯川儲能及電源系統制造基地項目是西咸新區的重點項目之一,將打造集新能源儲能設備和電源設備生產為一體的制造基地。項目投產后,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推動區域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項目負責人介紹,隨著上下游合作伙伴在西咸新區先進制造產業園落地,儲能產業聚鏈成勢,產業鏈將進一步補強。
另一重點項目中馬食品產業園(一期)也在加速推進。作為西北地區首座中馬產業園,將建成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馬來西亞特色園區,計劃引進兩國多領域企業,有望成為中馬經濟合作示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合作基地以及陜西對外開放新引擎。中國馬來西亞商會西安辦事處會長表示,在涇河新城的支持下,項目進展順利,已有三家企業確定入園。
按下發展“快進鍵”的還有東航空港總部保障基地(商服)項目,作為東航戰略布局的重要承載,主要建設東航西北分公司總部辦公樓、航空產業聯合辦公樓、星級酒店、商業配套等。致力于打造西北地區唯一集航空運輸、總部經濟、高端商業等業態于一體的航旅服務產業集群。建成投用后將通過與維修基地聯動,吸引航空制造、維修、服務等企業入駐,預計實現年營收約30億元。
一季度剛過,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的號角就已吹響。4月14日,西咸新區舉行2025年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簽約竣工活動,113個項目總金額619.5億元,為新區產業聚集發展注入新活力。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將借助西咸新區的優勢,深化合作,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

展望二季度,隨著重大項目產能釋放,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效應深化,以及“4+1”主導產業集群加速成型,西咸新區將繼續以“穩”的定力、“快”的節奏、“新”的動能、“強”的支撐,夯實發展根基、激發創新活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陜西篇章貢獻更多西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