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電費降了,成本小了,辦電快了!”陜西德潤達混凝土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女士對電力服務的升級感受深刻。據測算,該企業通過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今年平均每度電成本降低0.027元,全年可節省近50萬元用電支出。
作為城市發展的“生命線”,電力保障直接關系區域發展質效。近年來,西咸新區緊扣市場化用戶服務需求,以創新工作模式為抓手,構建起“政策精準送達、監管剛性落地、服務溫暖人心”的全鏈條電力保障體系,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的同時,推動電力市場實現平穩有序發展。
13項政策舉措釋放紅利
近年來,西咸新區將惠企利民理念融入電力服務全鏈條,精準施策成效初顯。2024年6月,西北首座綠電綠證服務站落地新區,通過“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市場咨詢、交易撮合等支持。數據顯示,該服務站全年受理企業咨詢超350次,助力60余家企業參與市場化交易,促成18家企業達成587萬千瓦時綠電交易。
近日,西咸新區持續發力,出臺《關于強化電網建設和電力服務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聚焦電力設施升級、市場主體成本壓降、居民用電負擔減輕三大方向,推出13項硬核改革舉措,持續深化電力服務效能。
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離不開“政策上門”的精準服務。“從對電力市場交易一竅不通,到熟練參與綠電交易,新區團隊的手把手指導至關重要。”西安華瑞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鄧女士透露,2024年企業通過市場化交易完成200萬千瓦時綠電采購,不僅降低用能成本,更提升了綠色用能占比,預計全年節省電費超30萬元。
西咸新區聯合供電公司組建專業宣講團隊,自2024年12月以來累計開展12場現場會,走訪企業1533戶次,通過賬單解讀、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企業市場認知。截至2025年6月,新區1079家10千伏及以上工商業企業中,510家參與市場化交易,入市率達47.27%,較去年底提升23.63個百分點,位居全省前列。2025年年初簽訂的交易電量達34.01億千瓦時,購電價格同比降低0.038元/千瓦時,預計為企業全年降本超1.3億元。
監管亮劍斬斷加價鏈
“多收的電費能退回來,真是沒想到!”2024年2月,灃西新城先河之星寫字樓商戶收到一筆特殊退款,背后是西咸新區對轉供電違規加價行為的“重拳整治”。2023年,新區監管部門發現某物業管理公司長期以1.26元/度收取一般工商業電費,遠超政府定價0.6437元/度,該公司自2018年8月起累計違規加價124.87萬元,新區依法責令全額清退并處罰款10萬元。
為根治價格違規問題,新區構建“防+治”監管閉環:成立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小組,出臺《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守護行動實施方案》《關于開展轉供電違規加價專項整治的通知》等文件,建立轉供電價格常態化核查制度。
2024年至今,累計檢查水電氣暖領域單位357家次,辦理轉供電案件3件,退還用戶137.227萬元,罰款18.7萬元。通過“回頭看”行動鞏固整治成效,聯合多部門開展“三表”收費約談會,推動監管政策從“階段性推進”轉向“常態化落實”。
充電樁“零投資”暖人心
“申請當天就有人聯系,免費延伸了52米電線,省了1500元。”灃東新城業主龔女士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順利接通,得益于西咸新區推出的居民充電樁“零投資”辦電服務。2024年以來,該服務已為1.19萬戶車主節省成本超6000萬元。
針對歷史遺留問題小區“用電難”的問題,新區制定專項改造方案,計劃2025年底完成50%“供電到戶、抄表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改造,2026年實現全覆蓋,徹底解決“同網不同價”問題。同時,聯合供電公司優化服務流程,將低壓辦電“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營企業,疊加“省力、省時、省錢”舉措,全年預計為企業節約辦電成本2.9億元。
從企業降本到居民實惠,從嚴格執法到服務創新,西咸新區以電力服務為紐帶,構建起全鏈條保障體系。下一步,新區將錨定電價優化、合表戶改造、電網升級等核心任務,持續釋放降費紅利,讓市場主體輕裝上陣,讓民生服務更有溫度,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電力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