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落實國家“放管服”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改革精神,加快推進空港新城工程建設項目極簡審批,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提升審批效率,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組織開展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工作,根據新城土地利用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評估范圍為空港新城全域144.18平方公里,包括太平片區、北杜片區、底張片區、順陵片區和機場片區等五個控制單元。結合用地性質,從商業辦公、居住、市政、工業、倉儲等方面開展評估工作。
一、改革做法
(一)省、市、縣共同謀劃,落實工建改革精神
為做好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工作,確定了以新城審批服務局為牽頭部門,負責開展區域水保方案編制及日常協調工作,財政局、自然資源局、規劃住建局、城管交通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積極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工作推進中,成立了局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指定專人負責的工作機制。分管領導多次召開專題討論和專家研討會,加快推進方案編制工作,安排部署各階段工作任務。同時,積極與省、市、新區對口部門溝通研究,最大限度的爭取到省、市主管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有力推進區域評估工作開展。經過前期調查研究、工作研討、征求相關部門意見,于5月份完成了《水土保持區域評估項目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明確工作內容、分解細化工作任務,倒排工期,6月初區域評估正式啟動。通過政府采購于8月確定設計單位,目前方案成果已基本成型。
(二)多層次、多維度研討,確保方案實用可靠
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工作開展期間,新城積極與省、市、新區對接研討,省水利廳和市水保站等3名技術專家,以及2名資深研究型學者組成專家組,全程參與指導工作。配合編制單位收集方案編制的基礎性材料,8月28日組織現場查勘,并先后組織召開了4次項目技術咨詢、問題答疑和技術研討會,經反復修改,于9月初完成方案報告書初稿。目前,編制單位已按照省市專家研討會提出的修改意見,完善了方案報告書,正在征求各部門意見建議,待組織召開新城級區域評估方案的專家評審會,通過專家評審后按程序上報新區進行審批。
二、改革成效
1.從企業需求角度,節省企業申報時間與成本
入駐的生產建設單位在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時,相關技術指標可直接引用區域評估結果,從而減少了前期基礎數據收集、現場調查與勘測等各方面的時間和成本。經估算,企業從委托第三方到申報用時最快可由原來的40天減少到20天,企業單體項目的編制成本由原來的10萬元可縮減至5萬元,節省企業開支50%以上。同時,水土保持驗收備案不再需要提供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和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僅提交水土保持設施驗收鑒定書,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2.從行政管理角度,提高審批效率
評估報告提前編制完成了建設項目所需的水土保持報告數據結果、專家審查及公示等規定流程,企業根據自身特點,直接從區域水保中獲取相應數據,減少了前期數據收集、現場查勘等用時。在審批過程中,按水土保持承諾制相關要求辦理,對收到的材料僅進行形式審查。審批時限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最快可達到即來即辦、現場辦結,大幅度提升審批效率。
三、改革經驗
空港新城轄區內的建設項目,可共享評估報告中的成果,根據功能片區、建筑類型、行業類別等指導方案的編制,破解建設項目評估評審手續多、時間長等問題,審批事項實行承諾制管理,對收到的申請材料,僅進行形式審查,對申請材料齊全、格式符合規定要求的,在受理后即來即辦、現場辦結,逐步實現“寬進嚴管”的審管聯動機制。(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