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灃西新城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構建“一套流程管項目”運行模式,探索投資項目審批“高速通道”。
一、具體做法
(一)出臺系列改革方案。2018年初,針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復雜、企業群眾辦事難等問題,探索實施“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改革,在全省率先提出“50個工作日完成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審批”。2019年,出臺“一套流程管項目”改革實施細則,對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全流程改造,從立項到竣工驗收,社會投資項目審批用時壓減至80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壓減至120個工作日。今年,進一步優化流程,計劃年底前再壓減25%。
(二)推行多種審批機制。建立“模擬審批”“前置評估”“容缺辦理”等機制,推行“四函一書”審批模式,再造審批流程,“減時限、減材料、減環節”助推改革。“雙招雙引”重點項目“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制定專屬審批流程,同步并聯審批、資料信息共享,實施聯合踏勘、聯合評審,最大限度壓縮項目審批時限。印發《灃西新城建設項目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對部分項目不再進行專家評審,改為建設單位與環評編制單位“告知承諾”制,同時將原來15個工作日的環評公示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大幅壓縮審批時限。委派“店小二”,按照“一個項目、一張清單、一套方案、一組班底、全程代辦”的思路,通過主動上門、郵寄送達、網上審批等“填空式”代辦模式,提前介入,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全鏈條”服務。
(三)探索聯合評估試點。結合產業定位、區域發展等要素,選取絲路科創谷A板塊作為試點,編制節能、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報告。針對區域建設項目,統籌整合分散的評估事項,實行整體評估評審,共享評估結果,每個單一建設項目變“申請后審批”為“申請前服務”,變評估評審為承諾備案,簡化了評估評審和審查審批程序,節省了企業編制成本、政府專家評審費用和行政審批時間。
(四)建立全方位回訪機制。運用“店小二”服務機制,開展面向已投運項目的深度回訪,重點解決項目投產后的困難和問題。由“店小二”制定回訪計劃,定時間、定企業、定人員、定責任,進行全方位回訪,確保企業進得來、留得住,提高企業滿意率。
二、取得實效
(一)全鏈條幫辦代辦,實現“不見面”審批。大力推行全鏈條幫辦、代辦、陪辦,從原來的立項到竣工驗收涉及6個審批部門、18名審批人員,目前僅需1名“店小二”即可實現全流程跑腿,從多個部門壓縮為1個部門,從多名審批人員減少為1名審批人員,實現工程報建“不見面”審批。截至目前,已協助三一西安產業園、陜六建辦公基地、德福商務中心等8個項目代辦完成立項、用地、規劃等手續,獲得一致好評。
(二)優化工程報建環節,“三減”助推改革。“減時限”方面,截至目前,從立項到施工許可,社會投資項目平均審批用時33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平均用時81個工作日。“減材料”方面,將全流程涉及提交的營業執照、法人委托書、總平圖等共16項51份材料進行共享,統一由幫辦代辦隊伍提供,每項資料企業僅需提交1次,大幅節省企業時間。“減環節”方面,將全流程4個審批階段可并行審批的事項進行梳理,不涉及前后置關系的均精簡為7個并行階段,充分利用并聯模式,大幅縮短審批時限。截至目前,已為特醫健康產業園、集成電路柔性智能制造工程、絲路古橋公園等4個項目完成環評告知承諾審批。
(三)提效率、降成本,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建成即投運”。實行區域評估后,預計節省企業編制成本約400萬元、政府專家評審費用約70萬元,行政審批由原來逐項目評審變為區域化“零”審批,進一步為企業投資提速、降費、減負,有效破解建設項目評估評審時間長、花費高、手續多等難題,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開展聯合驗收試點,提前將規劃、市政、海綿城市、消防等驗收條件告知項目,按照竣工時間節點,提前召開聯席會議,部署聯合驗收事宜,以事中監管成果為竣工驗收提供保障,實現“建成即投運”。
三、改革經驗
(一)加強領導是重點。始終把“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建設作為新城發展的生命線,作為重點“一把手”工程,新城黨委、管委會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工作進展情況匯報,深入項目現場和企業實地辦公,協調解決問題。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逐一配備專班,新城領導掛帥,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二)凝聚合力是保障。按照改革任務分工,形成行政審批局牽總,各相關部門參與,密切協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建立項目作戰指揮部,各相關部門委派審批人員進駐工程建設項目報建分廳集中辦公,一次性辦結所有報建手續,構建高效的“全鏈條”審批模式,加快項目手續推進。
(三)改革創新是關鍵。發揮大部制優勢,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整合資源,高效聯動,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八辦”“一套流程管項目”等改革舉措,通過改革創新激發活力,使改革優勢轉為發展優勢。
(四)解決問題是抓手。始終把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改革成果的“試金石”,聚焦企業難點痛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完善政務服務改革思路,構建了科學規范、系統完備、長效管用的“放管服”制度機制體系,抓實“全生命周期”服務舉措,不斷提升行政效能,切實做到“將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企業和群眾”。
下一步,灃西新城將不斷深化“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的理念,構建“一套流程管項目”運行模式,不斷拓展區域評估成果,加強制度完善,抓好審批監管監察,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推動“拿地即開工、建成即投運”發揮更大效應。(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