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助力企業業務多元化發展,不斷提升新區營商環境,陜西自貿試驗區空港新城功能區聯合海關、市場監管分局等部門創新商事改革新模式。在機場紅線內率先推出“一址兩證”“一企兩證”新模式,企業可共享經營場所和食品生產許可,全面落實先證后查、跨區協同監管等集成性改革。
一、主要做法
(一)探索“一址兩證”。按照規定,西安東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咸陽分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航食)、西安國際空港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安航食)兩家公司注冊地處于機場紅線范圍內,在取得海關頒發的《國境口岸衛生許可證》之后,原則上僅能為航空主業提供配餐服務。為應對新冠疫情對航食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助力企業開拓業務渠道,空港新城功能區市場監管分局與機場海關合力聯動,突破現有食品行政審批機制,在海關核準的同一生產區域內為企業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實現一個地址兩種不同類型的許可證共同發放,并允許企業錯時生產加工,共享生產場所,最大程度滿足企業經營需求。
(二)創新“一企兩證”。為了進一步拓寬業務來源,機場航食榆林分公司及其寧夏子公司都全力開拓線上業務,希望借助網絡平臺打開銷售渠道,但是企業需要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由于海關頒發的《國境口岸衛生許可證》涵蓋食品銷售,一般不再頒發《食品經營許可證》,但是拼多多、天貓、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的入駐企業必須上傳食品經營許可證。因此,機場航食利用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創新優勢,在與海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后,其榆林分公司和寧夏子公司分別在今年1月和6月獲頒《食品經營許可證》,實現了在紅線范圍內的一家企業既有《國境口岸衛生許可證》,又有《食品經營許可證》。
(三)試點“先證后查”。空港新城功能區市場監管分局推行“承諾制許可”,即在考慮東方航食、西安航食經營情況后,允許申請人先行承諾、窗口直接發放許可證,待企業達到內銷食品生產所需設備后,同步聯動蓮湖等市場監管部門實施審批改為備案,對東航配餐門市店實施跨區快速備案、發證,待企業設備、設施到位后,最后統一組織專家現場核查。
(四)提升監管效能。與屬地海關進一步完善部門間監管良性互動機制,建立食品“許可+監管”互動共享機制,實現巡檢結果共享互認。同時,發揮“互聯網+視頻”動態監管優勢,最大程度減少企業檢查次數。此外,按照屬地監管原則,空港新城與蓮湖等市場監督部門展開跨區協同監督,定期通報東方航食母公司巡檢情況,并對母公司設立的門店開常態化巡檢。
二、實施成效
(一)緩解了疫情對航食企業的沖擊。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民航業整體造成了巨大影響,作為民航產業鏈的重要環節,航食企業也遭受巨大沖擊。但是,企業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后,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展新的銷售渠道,有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產能,減少企業效益大面積虧損的可能,降低經營風險。
(二)減少了企業二次投資成本。改革以來,空港新城功能區率先在全省范圍內探索出了機場紅線內同一地址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和國境口岸衛生許可證的模式,實現了“一址兩證”,大幅降低企業投資成本。
(三)事中事后監管保證了食品安全。試點的承諾制許可、審批改備案,實現了先證后查,助推“放管服”改革在食品生產許可領域的深入推進,最大程度為企業擴大生產提供便利化。跨區監管、跨領域監管,充分實現結果互任,確保了食品生產的安全。
三、改革經驗
下一步,陜西自貿試驗區空港新城功能區將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試驗田作用,開展食品經營許可證登記模式創新,持續優化服務內容,完善日常監管、分類重點監管和全覆蓋多隨機監管有機結合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確保許可與監管無縫銜接,不斷激發市場活力。(西咸新區空港新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