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網上線運行5個多月來,越來越多的群眾和企業享受到了如同網購一樣便捷的政務服務。
截至目前,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網的訪問量達到48萬次,注冊用戶量在全省各市(區)中排名第二。
“西咸新區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先手棋’,不斷創新服務舉措,正在把1327項政務服務事項都放到網上辦理。目前,除了涉及收費類的22個事項,其余1305項已實現在這個平臺上辦理。”西咸新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負責人介紹說。
讓群眾通過網絡辦事,是西咸新區繼“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改革后,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全面建立便民服務體系的新舉措。
要實現網上辦事,做到服務事項清單化、服務流程標準化是第一步。以辦好企業和群眾的每一件事為目標,西咸新區梳理1327項事項的審批流程,并邀請企業深入分析辦事的堵點、難點,在此基礎上,使每一步流程標準化、規范化。
特別是針對審批環節復雜的工程建設項目,西咸新區將審批業務細化為事項名稱、申報材料、承諾時限等145個信息項,逐一明確辦理情形、審查細則、數據來源、示范文本,并在政務服務平臺上對外公示,在為辦事群眾提供詳盡辦事指南的同時,也為西咸新區“無差別受理、同標準審批”打下基礎,使各類審批業務實現“數據跑路”、全區通辦。
今年4月,西安泛悅置業有限公司的報建經理王妍在西咸新區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從政務服務網上查詢了相關手續后,王妍不放心,根據以往在其他區域辦事的經驗,網上信息常有遺漏,她又專門去政務服務大廳咨詢。
“沒想到,窗口服務人員介紹的情況與網上信息完全一致,根本用不著跑這一趟。我們在窗口提交資料的當天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證,速度非常快。”王妍說。
“速度快得益于數據共享提高了審批效率和審批透明度。”西咸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企業在政務服務網上填寫電子申報表時,只要輸入企業的項目附碼,數據庫中企業的相關信息就會直接出現在表格內。這些數據信息通過“系統共享一批、申報材料復用一批、部門材料共用一批、‘店小二’提前采集一批”等方式實現數據共享,使企業填報信息和申報材料數量總體減少70%以上,保證了申報材料的規范性、準確性,提高了一次通過率,避免企業反復跑手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