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6月8日,陜西日報刊發《優化營商環境出實招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聚焦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創新優化服務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讓企業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實現互利互惠、共贏發展。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實施便民服務一張網、創新監管模式、優化項目服務……近年來,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以“簡政放權、創新監管、高效服務”為目標,緊扣群眾及企業需求找差距、補短板,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為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營造了更好的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動力活力。
拓寬便民服務“大網絡”讓群眾和企業辦事“路路通”
便民服務是一項暖心的事業。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務服務“跨區通辦”和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打造區域一體化政務服務合作模式,5月10日,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行政審批局與蘭州新區經濟發展局簽訂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框架協議,開啟了業務“跨省通辦”模式。
首批“跨省通辦”事項涉及企業和群眾常辦社保、養老、醫保、企業開辦等26項高頻事項。依托“跨省通辦”框架協議,兩地將一同細化工作流程、統一辦理標準、開設“跨省通辦”專窗、聯動協調機制,通過“全程網辦”“代收代辦”等工作模式,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實現絲路沿線政務服務事項異地可辦,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腿、就近辦,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據了解,除了此次開通的“跨省通辦”業務外,為打通政務服務同城化合作路徑,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打破行政區域壁壘,根據群眾企業“跨區通辦”“省內通辦”需求,今年一季度相繼與西安市高新區推進“跨區通辦”政務服務事項241項,與渭南市高新區開通兩地“省內通辦”政務服務事項189項,建立“異地受理、網上辦理、遠程審批、協同聯動”的服務模式,實現政務服務辦理等效互認,讓企業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實現互利互惠、共贏發展。
在業務辦理過程中,灃東新城以“服務延伸、一網辦理”為目標,以“企業和群眾的需求”為導向,將“被動審批”變為“主動服務、馬上服務”。企業和群眾可通過陜西省政務服務網、“新城、街道、社區及驛站”自助服務終端、微信等多元化渠道申報,填寫項目信息、上傳電子資料申請相關事項,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電子政務外網體系,全程電子化審批突破了地域空間和辦公時間的限制,實現了服務從8小時向24小時延伸。
項目審批“一件事一次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實施項目審批改革,營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是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優化營商環境的首要舉措。去年以來,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全面推行開辦企業“一網通”平臺,實現商事登記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及“零跑腿、不見面”審批,取消“一審一核”審批程序,全面推行“審核合一”登記制度,將企業開辦全流程壓縮至1個工作日辦結。2021年1月—4月,灃東新城新注冊市場主體22160戶,同比增長127%,企業發展主體新增2304戶,同比增長25%。
“這是您的行業綜合許可證,掃描這個二維碼,您辦理的4個許可證就能全部查詢到。”3月22日,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為3家民非幼兒園發出了西咸新區首批“行業綜合許可證”,標志著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探索“一業一證”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從申辦到領證,只用10個工作日就領到這個行業綜合許可證,而且一次性4個證件都涵蓋了,這讓我很是驚喜。過去至少得兩個月還得跑好幾個部門,這次我只跑了一次,只填了一張申請表,只遞交了一次資料就辦理了,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的效率確實高。”幼兒園的法人代表李先生說。
這張“行業綜合許可證”集合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托幼機構衛生評估報告,將民非幼兒園申報的4個證歸集在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上,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讓企業充分享受“放管服”改革帶來的紅利。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讓審批落地再提速。目前已實現“市政管線接戶方案審批”“建設工程勞保費征收”等10余項建設工程類業務辦理“不見面審批”,經多端申報、材料共享、流程優化等措施將審批事項及中間環節并聯壓縮,大大提升了審批效率,累計壓縮審批時間40個工作日,壓縮辦理時間80%,減少15項審批資料,減少資料56%,行政效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同時,依托陜西省政務服務網,打破原有業務辦理模式,有效促進審批事項“線上線下融合”,目前可實現政務服務事項100%平臺受理,真正做實“一網通辦”。全面使用“電子證照庫”和審批端“電子印章系統”,確保電子化審批結果100%可發放,方便群眾和企業多維度極簡辦事,推進“一網通辦”向“一網好辦”轉變。
集聚政策“活水”辦實事實施精準“滴灌”解難題
“去年受疫情以及其他方面影響,我們的資金周轉一度出現困難,是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金融辦工作人員協調銀行為我們公司籌劃,緩解了我們原料收購流資問題。”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駐區企業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持續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為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不斷加大企業孵化培育力度,把企業事當自家事,深入企業一線,做好金融顧問,精準服務助力企業發展。
為激發企業活力,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嚴格落實土地、稅收、廠房、配套設施等方面優惠政策,并根據企業發展情況精準施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創優金融生態。建立“政、銀、擔、保”四位一體金融機制,健全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基金體系,2020年,灃東轄區內共有207家企業通過“稅銀貸”獲得貸款1.12億元。
優化項目服務“硬措施”,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稅務局以2021年“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契機,為納稅人推行重點項目“稅務管家”服務制度。目前已經與西安中興深藍科技產業園、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盒馬鮮生西北總部、西咸OCT華僑城創想中心等13戶重點稅源企業和項目建立“稅務管家”服務模式。在企業實地走訪過程中,把“稅務管家”聯系卡發給了財務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聽取企業的項目進展及目標介紹,征詢了企業在涉稅事項中的難點、堵點、痛點,誠懇問需于納稅人,讓精細化服務更貼心,更暖心。通過為重點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稅務支持,將稅收服務工作從電話問詢、案頭工作延伸至項目現場,確保企業困難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為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灃東新城營商環境、加快實現追趕超越貢獻稅務力量。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為企業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創造最優質的營商環境,自助化辦理和審批程序的簡化,讓企業辦事更方便,也讓服務更加高效化,讓落地企業真正發揮出穩投資、穩增長的作用,為助力西咸新區建設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終點。西咸新區將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打造群眾和企業心中的營商環境之“最”,始終把群眾、企業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努力方向,不斷深化改革,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服務效率,在推進措施上出實招,在為民服務上見實效,在成效轉化上求突破,為灃東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撐,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