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投資環境說明會暨入區項目簽約儀式將于近日舉辦,9月22日的媒體通氣會上傳來好消息,18條提升營商環境的新舉措屆時將集中推出,涉及企業招商落地、項目建設、生產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大禮包”誠意滿滿,含金量十足,重要服務全覆蓋。
這18條新舉措著力打造西咸新區“最快、最簡、最優”的辦事環境,包含開辦企業“2小時辦結”、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工建審批“提速增效”、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政策兌現“免申即享”等內容,是涵蓋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的政策合集,實現了重要環節、重要節點服務全覆蓋,不但具有突破性,還具有普惠性。
服務標準大提標。
不僅如此,西咸新區還對照全國先進和全省先進,對服務標準進行了全面提標。例如,全省企業開辦提出的目標是要求1個工作日辦結,西咸新區自加壓力,將“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單位開戶登記、預約銀行開戶”等環節整合集成為“一件事”,企業開辦最快可實現2小時辦結。
改革試點有創新。
“我們為什么能夠做到2小時辦結?”西咸新區營商辦主任車飛介紹說,這是由于新區今年被省政府列為全省商事集成注冊改革試點,能夠實現省、市、新區三級相關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共享。西咸新區還創新思路,在所有系統保留原有辦理模式的基礎上,強化了“中臺”銜接作用。
車飛舉例說:“例如原來6家單位每家都需要10項材料,合起來就是60項,很多事項之間有前后關系,需要一項一項辦理,而且很多材料需要重復提交。現在在‘中臺’,既能實現‘容缺辦理’‘并聯審批’,又能實現材料的去重整合,形成一張表格,這樣企業和群眾只需填一張表就可辦結多項業務。”
群眾感受排在前。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和群眾感受很重要。”西咸新區政務服務局副局長盧向花介紹說,新區將進一步深化“三服四化”便民服務改革,持續提升街鎮和社區服務站(室)服務能力,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實現不少于500項政務服務(含便民)事項在街鎮便民服務站可辦,同時將政務服務向商圈、企業總部、園區、高校和旅游景點等產業聚集區延伸,打造20個標準化“政務服務便利店”,實現群眾辦事不出“15分鐘圈”。
以“西安政務空港驛站”為例,該“驛站”采用“綜合服務+綜合自助”模式,通過自助辦理終端及“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秦務員”APP、西咸政務服務二維碼等在線辦事功能,工作人員輔助引導及幫辦代辦形式,打造專為機場服務的“即來即辦”型“政務服務驛站”。首批進駐政務服務事項227項,涵蓋稅務、市場、醫保、公積金、臨時乘機證明等業務。其中跨省通辦事項169項、省內通辦事項8項、西安市通辦事項28項、西咸新區通辦事項50項。
西咸新區在新舉措制定過程中全面考慮企業和受眾感受,不僅“15分鐘便民圈”如此,人才保障全面無憂、涉企收費區級全免、政務服務一網好辦、證明事項“四個一律”等,都是從企業和群眾的感受出發,打造的實實在在的政策。
近年來,西咸新區不斷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高、服務水平最優”的“四最”環境。據統計,上半年,新區新登記市場主體11.56萬戶,同比增長10.73%;新登記企業1.17萬戶,同比增長50.15%。“五上”企業數達到1052戶,同比增長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