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不斷優化對企服務,打造便利化營商環境,有效破解政企對接過程中多頭對接、信息不對稱和效率不高等難點堵點問題,西咸新區通過創新對企服務模式,以駐企聯絡員機制為載體,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將領導干部包抓企業機制與市場主體精準幫扶相結合,建立完善政企對接體系,受到企業和社會廣泛認可,為促進新區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改革舉措
建立政企對接體系,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一是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企業投資運營三個階段,分別配置了招商、審批代辦、政策服務專屬聯絡員,在全區984家“五上”企業全掛牌,公示聯絡員姓名、聯系方式等服務信息,定期開展入企服務,截至目前共計入企8000余人次。二是依托新區政務服務網開發線上政企對接平臺,集成招商超市、咨詢投訴、政策發布、獎補兌現、產業鏈供需等五大功能,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為企業精準畫像、主動匹配。企業也可隨時進入平臺,根據問題和需求選擇“駐企聯絡員”與業務部門,在平臺上真正實現了不見面咨詢和“零跑路”。三是對平臺上收集的問題,駐企聯絡員主動協調相關部門,統一向企業反饋解決方案和辦理結果。
以企業和項目為核心提供特色服務,不斷提升為企服務效能。一是利用政企對接平臺精準推送功能,實現項目推進實時查看、項目困難隨時協調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創新開展“云招商”,通過“云見面”“云考察”“云簽約”的方式,實現招商工作不減速,持續推動項目落地。二是審批階段建立了審批人員“提前介入、靠前服務”工作機制,通過“綠色通道”“極簡申報”、提前采集等方式,將企業申報材料減少70%以上,報建平均節約時間60%以上。三是工信、金融辦、秦創原創促中心等單位駐企聯絡員在收集匯總企業需求基礎上,定期組織舉辦銀政企對接會、產業與資本對接會等融資對接活動,為企業提供銀稅貸、應收賬款貸、企業小額貸等靈活多樣的金融產品,大力扶持創新創業。
全面推行政策兌現“進大廳、上平臺”,打造政策兌現新模式。一是以切實解決惠企獎補政策兌現難、程序繁等堵點問題為切入點,新區全面推行政策兌現“進大廳、上平臺”,線下在6個政務大廳設置“政策兌現服務”窗口,線上同步在政務服務網設置布設“惠企獎補政策兌現”專區,實現政策兌現一網通辦。二是梳理出產業幫扶、稅收優惠、活動補貼、專業技術及人才獎勵等5個領域155項政策實施清單,分為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綜合評審3類,根據分類制定申報指南,在西咸新區政務服務平臺統一集中公布,16項“免申即享”獎補事項通過部門內部信息共享獲取相關資料,企業無需申報,政府直接將享受的惠企獎補發放至企業銀行賬戶。2020年共兌現產業政策7453萬元,其中符合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兩類政策的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科技型中小企業資質、軍工企業資質、首次入規、產值增速等資質及認定類獎補總計約2029萬元,約占總獎補金額的30%。三是將政策兌現納入政務服務標準化管理體系,實施全流程優化再造和申請材料壓縮整合,兌付時間由原來的80個工作日減少到現在的20個工作日,時間壓縮75%,所需環節壓減為初審、復審、撥付3個,整體壓縮50%以上。
健全完善政企互動機制,強化問題轉辦交辦。一是先后出臺《西咸新區“駐企聯絡員”服務企業工作考核辦法》《西咸新區“電小二”政企對接平臺管理辦法》《西咸新區“金牌店小二”評選細則》等制度管理文件,對駐企聯絡員問題辦理、服務成效等進行考核,切實提升了駐企聯絡員服務體系工作效能。二是完善了企業家座談會和問題反饋交辦臺賬等制度并長期執行,共組織企業家座談會60余場,下發交辦單82件,通過限時交辦的方式,保障相關問題及時有效解決。三是建立企業、群眾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營商環境監督新機制,每年在民營企業家、大學生創業者等社會各界人士中選聘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定期舉辦特邀監督員座談會,監督員從政務公開、政策服務、行政執法等方面為新區營商環境建設建言獻策。四是問計問需于企,常態化開展政策制定企業參與活動,在重大政策制定時舉辦政策論證會,聽取企業家和特邀監督員意見建議。
二、改革成效
企業遇到問題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營商環境公眾滿意度不斷提升。政企對接體系的建立,解決了長期困擾企業與政府部門多頭對接、信息不對稱和效率不高等問題,企業需求由駐企聯絡員統一協調解決,確保精準施策。及時總結提煉企業共性需求,提交營商環境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固化為20余個專項舉措和方案,為企業打造高速發展快車道。政企對接體系的建立大大提升了入區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促進作用明顯,新區市場主體數量和增量再創新高。政企對接體系的建立,解決了政策直達困難、招商信息對接不精準等問題,為有意向入區企業提供上下游產業鏈招商信息1600余條,幫助200余家企業實現了招商入駐。疫情防控期間,共入企服務1800余次,解決企業(項目)防疫物資緊缺、融資貸款難、用工難等13大類800余個問題,幫助小微企業落實4060萬元“復工助力貸”。新區市場主體總量達到374074戶,企業70830戶,同比增長42.00%。
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城市發展方式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線上線下駐企聯絡員提供融資對接信息、定向組織活動的方式,新區企業融資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圍繞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2021年前三季度共舉辦企業與銀行金融機構融資對接活動和入企服務活動40余次,參與企業300余家、金融機構100余家。45家企業共計10.41億元融資需求,已解決2.49億元,累計授信6.72億元。新區兩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區內57家企業提供 205筆業務,融資擔保累計6.5億元。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發布《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政策包(總窗口)》,公布70條政策實施細則與申報流程,引導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向總窗口聚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技術、發展新經濟、激發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