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深入貫徹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進一步優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西咸新區在降低企業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成本方面不斷出實招、下實功,打出一系列降低交易成本的“組合拳”,目前已基本實現企業參與新區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零收費”“零跑路”,按照現有交易規模每年可為企業節省交易服務費、紙質標書費、保證金、交通住宿、資金利息等各類成本超4億元,有效提升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
一、主要做法
(一)“應取盡取”免費用。西咸新區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競拍等各類公共資源交易業務,均實現企業“零費用”參與,免收各類交易服務費、場地服務費,先后全面取消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和國有企業采購的文件收費,實現投標人、供應商標書文件免費下載,并于今年6月全面取消政府采購保證金。
(二)“應替盡替”保函化。為減輕投標企業工程類保證金資金壓占壓力,西咸新區大力推行電子保函替代保證金業務,建成集電子保函、投標貸、中標貸三大業務為一體的公共資源交易金融服務平臺。在電子化投標保證保險業務方面,西咸新區依據《互聯網保險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規定,創新設立“1+1+N”合作模式(即平臺與保險經紀公司直連,保險經紀公司再與各類保險公司直連),企業可在5分鐘之內獲取電子保函,有效解決投標資金占用壓力大、時限久的頑疾,大大減輕企業參與工程投標資金成本。
(三)“應減盡減”縮時限。依托先進保證金管理系統、資金分存歸集系統等電子化手段,西咸新區大力優化各類保證金的退還規則、時限、程序,在法律規定時限內實現退還流程再“提速”,如新區競得人保證金由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后上繳財政縮減為成交公告發布后3日內上繳、非競得人退付時限由競拍結束后5日縮減至競拍結束后次日退付、建設工程投標保證金退付時限由法定5日縮減至2日內辦結等,一系列舉措極大提升了保證金的退付效率,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占成本。
(四)“應退盡退”主動清。針對歷史遺留及逾期未退保證金,新區于2020年開始定期發布集中清退公告,主動聯系招標代理機構、投標單位等各方主體,積極開展清理清退。特別針對招標代理機構線上逾期提交退還申請的情況,平臺啟動線上退還逾期預警與記錄功能,凡不按時提交均被系統記錄至“逾期黑名單”,有效督促招標代理機構的及時提交。截至今年7月底,西咸新區共清理逾期保證金720多萬元,清退率98%,為270多家企業解決資金回籠問題。
(五)“應推盡推”不見面。自今年8月1日起,西咸新區交易平臺中所有線上評審的建設工程及政府采購項目將全面推行“不見面開標”,投標人無須抵達開標現場,只需開標當天在當地登錄“不見面開標大廳”即可通過直播與互動,在線完成投標文件解密、觀看收聽投標報價等內容,全程參與整個開標過程,切實打通了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企業開標“零跑腿”。
二、改革亮點及主要成效
一是實現投標人、供應商投標“零費用”。免收企業交易費用、場地使用費用等,每年至少可為企業節省1.2億元;免收新區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企業采購等交易項目標書費用,每年至少可為企業節省1250萬元;免收政府采購項目投標保證金,每年至少可為企業節省2.4億元,大幅降低投標企業參與投標交易的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實現企業參與交易“零門檻”、“零費用”。
二是“不見面”開標助力全流程交易“零跑路”。企業足不出戶即可網上投標開標,切實為企業降低交通成本,大大節省投標企業特別是外地企業投標成本,每年可節省投標人差旅費用約700萬元,實現企業全流程交易“零跑路”。
三是實現保證金退付“即時審”、“零滯留”。內部核驗“即時審”,通過保證金管理系統逾期預警與記錄功能,提醒代理機構及時發起保證金退付申請,實現當日退付申請“即時審”、“即時退”,保證金退付“零滯留”;大額資金“當日達”,暢通資金退還“線上+線下”雙渠道,保障大額資金當日退還到賬,實現各類保證金即時退付率近100%,確保企業資金快速回籠。
四是實現保證金安全退付“零差錯”。利用保證金管理系統及跨行現金管理系統,通過虛擬子賬號閉環管理資金,各類項目本金及同期利息的“一鍵式”退還,投標人實時收到到賬信息,實時比對保證金管理系統及跨行現金管理系統中的待退還保證金數據,在極大提高了保證金退付效率基礎上,有效保障保證金收退的準確性及安全性。目前,共累計退付各類交易保證金3.5萬余筆,全部零差錯退還,并實現保證金退付“零投訴”。
五是電子保函釋放資金成效明顯。金融服務平臺電子保函自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已全面覆蓋新區范圍內工程建設招投標項目,平臺免費對接各金融機構,免費供投標企業、招標人使用,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截至今年7月,已為全區各類投標企業開出電子保函1000多筆,擔保金額約為1.3億元,釋放企業資金約1.2億元,大大減輕資金壓力,有效激發企業參與投標活動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