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以來,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積極聚焦市場主體需求,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通過細化項目落地舉措,做實做細要素保障,推行“一二三四五”審批服務機制,加快推動科創項目落地見效。
一套審批流程,激活創新“動力源”。緊緊圍繞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的“四減”工作目標,按照工程建設項目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的“四統一”工作機制,開辟“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及工建“一件事一次辦”等改革綠色通道,全面梳理工程建設項目事項清單、科學劃分項目類別、制定“一張表單”,實施“一類項目一套定制審批流程”,實現填報資料極簡化,企業報建便捷化,行政審批高效化。
兩端服務融合,搭建政企“連心橋”。聚焦企業需求,打破固有審批定式,創建“‘秦務員’線下端輔導服務+企業線上端申報”兩端融合新體系,為轄區重點企業配備項目服務“秦務員”,采取“入企代辦+24小時在線答疑”項目服務機制,提前做好報建輔導服務,同時充分利用陜西政務服務網,切實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為企業配置電子印章,發放電子證照,采用“遠程踏勘+遠程評審”等審查新方式,優化審批流程。
三個階段施工,跑出項目“加速度”。通過優化用地手續、簡化規劃許可、細化施工階段等舉措,將社會投資產業類(工業、科研用地)建設項目按照基坑、地下室、地上部分三個階段辦理施工許可,政府完成土地多項評估事項后凈地出讓,企業在拿到土地、確定施工單位后,根據意愿即可申辦《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基坑部分)》,項目的多項手續及多個環節同時起步,消除企業取得土地后“開工慢”的痛點,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四項優化措施,筑牢標準“壓艙石”。以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為導向,通過全面梳理工程建設項目政務服務事項要素、分析法定依據、核對審查要點、理順審批流程、規范監管程序,做細辦事指南、申請資料、審批流程、監管程序四項優化措施,構筑標準化審批體系,建立標準化政策法規庫,形成標準化工作手冊、辦事指南、申請資料樣冊,制定審批工作配套制度,最大限度約束自由裁量權,確保事項辦理全流程合法合規、高質高效。
五方聯動審批,打通部門“中梗阻”。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中涉及的事項,按照申報時間和審批關聯性進行梳理整合,構建“工程項目分類管理,四個階段并聯審批”模式,由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海綿城市技術中心等五部門聯動審批,強化部門協同配合,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實現“一窗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結果共享”,打破傳統審批模式桎梏,凝心聚力推動項目“加速跑”。
“一二三四五”審批服務機制運行以來,目前已為譜尼西北總部大廈(西安)項目同時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書》《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基坑部分)》四證,實現了企業“拿地即開工、交地交四證”,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