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提出并印發了《六項產業服務機制》,通過建立完善資源要素高效配置機制,為企業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層次的綜合性服務,增強企業幸福感。
“能源托管”機制。徹底轉變能源發展方式,積極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根據新城工業區位分布,在全域投資建設分布式綜合能源站,以小規模、小容量、模塊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園區用能企業附近,開展能源托管服務,有效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打造全國全域能源托管樣板。
共享互保機制。發出互助機制倡議,推動企業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依托政府公信平臺,建立企業互助互保機制,匯集企業現有資源和有關需求,推動工業企業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互幫互助。通過同產業鏈企業簽署產品、原材料互保協議,實現轄區企業設備共享、原材料共享,增強抗風險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開展互訪交流。
要素保障機制。充分發揮行業管理部門協調作用,全力化解企業要素瓶頸。一是加大用地保障與土地盤活力度,對重點企業實行用地傾斜,對畝均效益評價高的企業、園區給予周轉用地指標獎勵;二是全面開展企業用工調查,摸清用工需求狀況,積極拓展勞務引進渠道,探索新的用工機制;三是定向開發“畝均金服”融資擔保產品,為企業提供批量化、純信用、低利率政策性擔保增信服務。
信息交互機制。全面推進秦漢科創寶(秦漢新城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工作,平臺收集轄區工業企業生產經營信息,通過對數據自動核查、校對和在線分析,為企業提供政策精準推送、預警監管等服務,方便企業第一時間獲得政策支持。重點推廣平臺智慧倉儲、生產管理、質量追溯等多種數字化場景應用,為企業提供智能化服務。
協同發展機制。按照“政府幫一點、機構讓一點、企業出一點”的方式,以“集團總部運營思路”管理企業,推動園區捆綁式發展。建立秦漢新城“大集采”模式,組織企業集中采購,最大限度降低成本,達到效益最大化。
干部掛點服務機制。持續實施企業跟蹤貼身服務,包抓干部深入企業,引導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技改投入、兩化融合、資本運作、人才引進、品牌創建、節能減排等工作,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對企業反映需要政府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到企業開展現場辦公,能解決的現場解決,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六項服務機制出臺以來,通過共享互保機制,在夏季電力供應突增,電廠煤炭供應嚴重短缺等緊張形勢下,西咸新區秦漢新城連夜組織轄區兩家電廠建立互保機制,通過相互調配庫存進行了周轉保供,保障了城市用電安全;通過協同發展機制,每年批量式培育兩化融合標桿企業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已成功培育18家貫標企業,累計獲得各級政策獎勵720萬元。
截至目前,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協已解決企業問題38條,正在解決7條,協助企業申報省、市及新區各類產業扶持項目18大類237個小項,已下達資金3515.53萬元。下一步,秦漢新城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企業發展土壤,用心用情用力服務企業發展,力爭惠企政策盡知盡享、助企紓困有難必應、援企服務精益求精,不斷提升企業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