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創新涉企服務模式,以助企聯絡員機制和西咸“政企通”平臺為載體,建立完善政企對接體系,營商環境公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一是建立政企對接體系,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專屬服務。建立助企聯絡員制度,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企業投資運營三個階段配備專屬聯絡員,實現全區“五上”企業全覆蓋,定期開展入企服務。開發“政企通”服務平臺,集成政策發布、獎補兌現、金融超市、咨詢投訴等功能,打造政企對接“不見面受理、辦理和評價”等服務新模式。完善營商環境“接訴即辦”工作制度,規范明確全方位、全鏈條的營商幫扶體系,采用限時辦結、分級督辦、滿意度評價、綜合打分等方式,打造24小時服務新機制。
二是以企業和項目為核心提供特色服務,不斷提升為企服務效能。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開設項目服務專窗,建立審批人員“提前介入、靠前服務”工作機制,通過容缺受理、告知承諾、提前采集等方式,實現企業申報材料壓縮70%、報建時間壓縮60%。配備項目審批服務專員,定期赴項目現場提供“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助企聯絡員收集匯總企業需求,定期組織舉辦銀政企對接會、產業與資本對接會等融資對接活動,2022年以來為262家企業解決融資31.22億元,大力扶持創新創業。
三是全面推行政策兌現“進大廳、上平臺”,打造政策兌現新模式。在6個政務大廳設置“政策兌現服務”窗口,在政務服務網設置“惠企獎補政策兌現”專區,實現政策兌現一網通辦。圍繞就業幫扶、稅收優惠、活動補貼、科技創新、人才獎勵等7個領域梳理303項具體獎補事項,實現“免申即享、全程網辦”,累計兌現資金4億元,惠及企業近4000家。將政策兌現納入政務服務標準化管理體系,實施全流程優化再造和申請材料壓縮整合,兌付時間由原來的80個工作日減少到現在的20個工作日。
四是健全完善政企互動機制,強化問題轉辦交辦。出臺《西咸新區“助企聯絡員”服務企業工作考核辦法》《西咸新區企業訴求協調辦理實施細則》等制度,對助企聯絡員問題辦理、服務成效等進行考核,切實提升助企聯絡員服務體系工作效能。健全企業家座談會和問題反饋交辦臺賬等工作機制,2018年至今,累計召開企業家座談會60余場。建立健全營商環境交辦工作機制,采取限時交辦方式,保障相關問題及時有效解決。
建立營商環境監督新機制,每年在民營企業家、大學生創業者等社會各界人士中選聘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定期舉辦特邀監督員座談會,監督員從政務公開、政策服務、行政執法等方面為新區營商環境建設建言獻策。常態化開展重大政策論證會,聽取企業家和特邀監督員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