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咸新區涇河新城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以打造“中國茯茶之都”為戰略目標,沿著“以茶為核、以旅為表、以閑為根”的發展思路,將“涇陽茯茶”產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推動百億級茯茶產業鏈建設,切實提升茯茶產業鏈標準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和產業效益。
(一)政策引領,優化產業營商環境。一是修訂扶持政策。通過對茶企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結合茯茶產業工作實際,編制了《涇河新城促進茯茶產業發展優惠政策(試行)》。通過政策引導,大力扶持、培育茯茶產業鏈建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二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財政部門加大對茯茶產業資金扶持力度,同時積極對接金融機構,解決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撬動資本力量,發揮“政-銀-企”聯動作用。今年以來,累計完成申報各類茯茶產業扶持專項資金1148萬元,惠及轄區茯茶企業8家。
(二)完善標準,緊抓產品質量管理。一是建立茯茶產業標準。依托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完成《陜西·涇陽茯茶沖泡與品飲規程》編制工作,制定《涇陽茯茶團體標準》;二是建設“茯茶大腦”項目。進一步完善“茯茶大腦”的產業服務功能,將茯茶質量檢測中心項目與其鏈接,截至目前已檢測了超過80批次產品,發放溯源檢測碼超過10萬個,帶動轄區內茯茶產品質量提升。
(三)聚焦集群,引導產業延伸發展。一是形成產業集群。形成以“茯茶鎮”為中心的茯茶產業聚集區。形成高端的“可覽、可游、可玩、可居”的田園式景觀和集“生產、展示、銷售、休閑、康樂”于一體的茯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集散地;二是建設產業試點項目。積極開展茯茶產業鏈數字化試點創建工作,建設茯茶產業標準化生產加工基地、茯茶智能倉儲物流基地、建設中國茯茶供應鏈物資交易平臺,茯茶標準品質檢測中心等數字化試點項目,逐步實現茯茶從原料、加工、倉儲、交易、物流信息全鏈條集群化發展。
(四)推動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一是建設創新平臺。成立了秦創原·茯茶文化創新中心、異業中心、高校文化創新技術轉化中心、茯茶技術經理人工作站、茯茶知識產權工作站等,促進高校文化創新成果、生物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推進校企產學研合作,延伸茯茶產業鏈;二是促進成果轉化。與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科技大學、北京工商學院、西安科技大學等進行橫向課題研究5項。
(五)加大宣傳,加強產業推廣力度。一是積極參加各類展會。參與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第三屆網上茶博會”,“世界屋脊·陜茶飄香”西藏推介行活動;組織茯茶企業參加東盟糖酒食品展、中國農交會、楊凌農高會等全國范圍的展會共5次,累計參展企業數達35家;二是舉辦各類茶事活動。舉辦“茯茶鎮杯”涇河新城大學生文創大賽、茯茶鎮金茯坊商業街開街、茯茶加工工職業技能競賽、大數據國際會議-數字文旅與創新設計論壇等宣傳推介活動;三是參與各類獎項評定。協助茯茶企業參加各類獎項評比及加工評比大賽。兩家企業獲得“后稷獎”,兩名選手獲得“陜西茶葉加工能手”稱號,三名選手獲得“陜西茶葉加工能手”稱號,為企業建立了人才培育平臺。四是促進企業銷售。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打造了“茯茶直播基地”。形成集電商O2O體驗、品牌孵化、模式創新、系統培訓于一體的生態型數字化產業集群,常態化進行培訓、直播活動,通過全品類產品的銷售引流帶動茯茶產品的銷售,推動直播電商賦能傳統業態,為發展直播經濟提供有力載體支撐。自“十一”起開展常態化線上直播,目前銷售額已超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