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營商環境就是發展環境。近年來,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出發點,聚焦“便民利企、賦能增效”關鍵核心,全力打造“審批環節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的政務服務環境和企業“敢創業、敢創造、敢創新、敢創先”的最佳營商環境,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評選為2022年度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先進集體。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成績的背后,是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大膽改革,先行先試,在創新政務服務和改善營商環境實踐中實施的一系列有效舉措。
實施“集成化”改革,構建“親清合和”的營商環境。創新推行“企業敢創”十大舉措,分行業、分領域制定出臺一系列涵蓋政務審批、金融服務、招才引智、減稅降費等領域的政策,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全面覆蓋”,打造企業投資便利“新高地”。2022年為轄區800多家企業兌現各類獎補資金共計1.5億元。升級“一把手”助企幫扶機制,打造6支企業服務“輕騎兵”隊伍,構建“八個一”模式“企業服務網格圖”,實現企業服務“總調度”。截至目前,為區內408家規上企業配備158名處級干部及高級主管作為助企聯絡員,通過定期開展企業家座談會、政企“早餐會”,深入了解各類市場主體的生產生活需求,對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進行靶向問診、對癥下藥。發揚改革創新精神,總結提煉“灃東經驗”,近3年累計形成改革創新案例 37項,其中8項被省、市領導批示肯定,31項被國家、省、市各級簡報推廣和刊發,工作舉措和成果在媒體宣傳報道 5000余次。
推行“一站式”服務,打造“極簡快辦”的審批環境。打通企業工程報建快車道,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11個部門39個常辦事項,以及規劃建筑設計方案審查涉及的12個專項審查業務,整合集中至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窗口和辦公室完成,實現“一窗受理,一室辦結”。設立聯合審批辦公室,形成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審批單位“三位合一”的政企同桌辦公模式,實現審批業務“一對一指導,面對面交流”,審批問題“起身即問、問完即改、改完即批”,審批時間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左右壓縮至12個工作日。構建“123456”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新體系,化“鏈條式”審批為“模塊化”服務,實現審批效率提速一倍以上,審批環節壓縮42%以上。創新“五證聯辦”審批服務機制,通過協調多部門提前服務、并聯審批、全程幫辦,最大化壓縮審批時間,降低企業建設運營成本。截至目前,和平璟苑項目、灃東先進制造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已經實現“五證”聯辦。
聚焦“滿意度”提升,營造“便利高效”的政務環境。深化推進“一門一網一次”改革,實現100項高頻事項“全程網辦”,使用電子證照783次、電子簽章5579次、電子批復4796次,真正讓群眾辦事多走“網路”、少走“馬路”。以“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為引領,將“一件事一次辦”事項與VR深度融合,整合推出“出生一件事”“夕陽紅一件事”“挖掘占道一件事”等5個套餐式720°VR辦事指南,讓群眾沉浸式體驗政務服務。深化政務進園區進程,推行“園區+政務”特色化服務,按照“1+5+N”模式打造政務大廳、微廳、E廳,實現企業和群眾高頻事項辦理不出園區。創新無接觸式窗口服務,圍繞企業和群眾辦理高頻事項拍攝視頻化辦事指南,深度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升級灃東政務快辦模式。常態化開展“周末不打烊”和“午間不斷檔”服務,持續提升“綠色通道”和“上門服務”水平,切實解決群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休息時間沒處辦”的痛點和堵點問題。
優化營商環境,不進則退。面向未來,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將圍繞省委“三個年”活動要求,秉持“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服務理念,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再上新臺階,為譜寫灃東新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