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永不停電的超級充電站是什么樣子?
采用光伏發電,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300公里,高峰用電時供應汽車和站內負載,不僅能讓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還能緩解區域電網的供電壓力。這樣的充電示范站,背后的技術與設備,來自西咸新區的一家民營企業。
民營經濟是西咸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既有隆基、三一這樣的參天大樹,更有無數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新區的助力下,涌動著澎拜的能量。
政策扶持
助新能源充電“新勢力”崛起
“我們自主研發的720kW分體式大功率群充系統搭載超級液冷充電終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300公里,技術水平屬于國際領先。”提起公司的明星產品,綠能慧充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能慧充”)品牌宣傳負責人王哲滿是自豪。超級充電站采用光伏發電,多余電量就地儲存,高峰用電時供應汽車和站內負載,可滿足目的地充電、公共快充、公交充電等多個場景應用。

綠能慧充2020年落戶西咸新區,2021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2022年銷售收入達2億元。在該公司投融資經理潘亮看來,綠能慧充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西咸新區和秦創原的支持。
憑借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及新區技術成果轉化相關政策扶持,綠能慧充攜手西安交通大學成立數字能源研究院,在充電儲能產品熱管理、無線充電、城市智慧交通車路協同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把西安交大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應用產品,打造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科研創新團隊,攻克了產業領域的重大技術難題。

入區不到3年,綠能慧充緊抓新能源浪潮,累計獲得相關軟著13項,技術專利167項,蛻變成國內高速發展的新能源充電“新勢力”企業。
多方加持
助企業自主研發“國內首款”
2019年入駐灃西新城西部云谷的西安科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峰光電”),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各種光電檢測儀器、高端工業鏡頭等以及分劃板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正在自主研發設計的F5000平行光管是國內首款超大口徑智能化測試設備。

在西部云谷,科峰光電投入上百萬元建立了機器人智能手臂光拋車間,可自主加工高精度面型的大口徑離軸拋物鏡、同軸拋物鏡等精密光學元件,大大緩解了國內市場對大口徑非球面玻璃的需求壓力。
此外,科峰光電還致力于各型非標產品的研發定制,目前已取得發明專利20余項,成功轉化便攜式自動測角儀、二維光電自準直儀等80余款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及測繪等領域,成為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華為、雷神智能等多家公司研究所的指定生產廠商,成為新區加快提升民營企業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示范典型。

“公司依托秦創原總窗口的平臺優勢,入駐新區4年來,在各項優惠政策加持下,不斷進行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科峰光電總經理楊黎講述公司發展歷程時,非常感謝新區對民營企業的扶持。
目前,科峰光電所在的西部云谷注冊企業達2800余家,入駐企業400余家,為秦創原總窗口深化“四鏈”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良好營商環境
助企業形成集團化發展格局
走進灃東新城的陜西同力集團電氣成套設備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對裝配好的高壓柜進行出廠前的最后檢查。這里生產的各種智能化成套設備,覆蓋高中低壓各種柜型,在飛機強度研究所、煤礦變電站、奧體中心電力工程等領域,在電氣行業國際知名品牌ABB、施耐德公司,都有著同力電氣的身影。

深耕電氣設備的同時,同力集團還緊追工業4.0時代步伐,發力智慧能源服務。在監控室,工作人員輕點鼠標,某能源企業的實時供能與消耗情況一覽無遺,“智慧大腦”保證了能源管理高效低成本運行。
同力集團行政部負責人劉素靜表示,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助力。入駐新區以來,集團已形成成熟的電力配網行業全產業鏈、集團化發展格局,秦創原更是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綠能慧充、科峰光電、同力集團等優秀民營企業以外,西咸新區還有氫能、光伏、半導體、智能網聯汽車、先進制造、數控機床、人工智能等產業在加速鏈式集群發展。今年秦創原“1+N”政策體系的兌現、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發布等一系列惠民助企措施的推出,讓更多市場主體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更加堅定了在西咸發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