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區圍繞“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要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了“鎬幫手”營商品牌,用營商“軟環境”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支撐”。其中,灃西首推“用地清單制”、拿地動土“十日結”改革、空港新城推出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秦漢新城推出“企業寧靜日”等做法亮點紛呈。17項營商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10項創新做法為全省首創。新區獲評全省首批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營商工作持續領跑全省全市。
今年,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推出了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這項創新做法就是將項目分為招商、審批、建設、運營、退出5個階段。圍繞項目各個階段需求,明確各個階段牽頭部門,細化職責邊界,為項目提供精準服務。
位于機場T5站前片區的科技人才成果轉化中心項目就切實感受到了這項創新做法帶來的好處。企業負責人介紹,自今年1月31日移交至西咸新區(空港)政務服務中心后,空港新城便按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辦法》為企業配備了投資服務專員。2月9日便召開了項目審前輔導交底會,圍繞項目類別、業態及建設需求,對項目審批手續辦理組織研討并征集市政配套需求,確定了14個事項的辦理清單,不僅一次性告知企業申報流程及注意事項,還幫助企業制定了詳細的計劃。負責人告訴記者,全部審批累計僅用時15個工作日。
同樣享受到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的還有空港融合發展產業園。截至目前,對接服務26次,解決14件問題,已順利完成用地規劃、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等13項手續辦理。
近日,西安市廣播電視臺《每日聚焦》欄目關注報道了新區優化營商環境,打造“鎬幫手”營商品牌系列創新做法。
今年以來,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創新實施“謀、服、促、幫、暖”五字舉措,通過制定實施《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辦法》、編制服務事項清單、組建專業化投資服務團隊等一系列舉措,幫助企業“定計劃、辦手續、優方案、送政策、建配套”,推行全過程幫辦代辦,共助企降本增效約3000萬元,提升審批時效60%。
為了進一步減少政府部門對企業的打擾,讓企業能更加專注于生產。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推出了“企業寧靜日”措施。片區企業每30天里將有25天被設置為“企業寧靜日”,這期間原則上不再安排涉及企業的督導、檢查、調研等工作,而另外五天則由新城營商辦負責統籌涉企事項,并提前向企業通報計劃。
記者了解到,“企業寧靜日”的推出是為了讓企業專注于經營和發展,卸下迎檢的重負,這種舉措是聽取了100多家企業的建議后制定的,對于措施的出臺,企業負責人也十分歡迎。
自監管服務新模式實施以來,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按照“部門內部小合、部門之間聯合檢查”的原則將726項涉企檢查事項壓縮至8項聯合檢查,企業迎檢次數同比普遍下降10次以上,重點企業接受檢查頻次由原先每月38次下降到每月3次,企業負擔大幅減輕,實現輕裝上陣、穩健經營。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涇河新城通過健全機制、數據賦能、政策服務、人才關愛、要素配套等五項舉措,全方位加強人才服務保障。
為了進一步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和營商環境,西咸新區在全省率先推行信用修復“兩書同達”工作機制,在給企業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第一時間告知企業信用修復的相關政策,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方面。西咸新區一方面給予創業者一定的資金支持和稅費優惠。另一方面,通過簡化辦事流程、提速審批等舉措,大幅度減少了企業辦事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為了進一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西咸新區全力打造“鎬幫手”營商品牌,在加強政企溝通交流方面,為企業配備“鎬幫手”助企聯絡員。目前,“鎬幫手”助企聯絡員覆蓋全區1249家重點企業,今年已入企服務6330人次,協調解決企業訴求741件。
圍繞打造最優營商環境,西咸新區要以開展“三個年”活動和全市八個方面重點工作為關鍵抓手,聚力秦創原總窗口由勢轉能 “新軸線”、互聯互通等新區高質量建設。“西安-咸陽”政務服務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圍繞“審批事項更少、綜合成本更低、辦事效率更快、要素保障更全、服務水平更優”的一流營商環境,勇于創新,加壓奮進,打造全國叫得響的“鎬幫手”營商品牌,在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中勇當先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