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各新城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人社民政局、財政局:
為激發新區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培育廣大群眾崇德向善、勤勞自強的良好風尚,積極弘揚社會正能量,有效鞏固提升全區精準扶貧成效,按照中、省、市脫貧攻堅工作有關精神的要求,決定在新區范圍內開展建設“愛心+”項目助力脫貧工作。現結合新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愛心+”項目,搭建社會愛心服務和傳遞平臺,使有能力的居民、單位伸出援手,幫助有需要的困難群眾,營造互幫互助、扶貧助困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工作目標
新區“愛心+”項目建設工作以“廣覆蓋、多層次、多樣化”為目標,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百姓受益”的原則,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統籌多方社會資源,在2018年5月底前,新區涉貧街鎮完成“愛心+”項目建設覆蓋,同時重點向村組延伸,充分激發貧困群眾投身脫貧、參與脫貧的內生動力,保證貧困群眾基本生活,助推鄉村振興,創新社會管理,凝聚發展正能量,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三、實施內容
(一)服務對象:以在冊貧困戶為重點,面向新區全體村民。
(二)“愛心+”項目范圍:“愛心+”項目以愛心超市為主體,可延伸至糧油店、小吃店、理發店、水果店等與群眾日常生活相關的項目。
(三)建設管理主體:
各新城負責“愛心+”項目統籌推進監督指導工作;
各街鎮負責街鎮級“愛心+”項目認定、運行、日常管理和結算工作,落實“愛心+”項目相關政策,保障“愛心+”項目規范健康有序運行;
各村(社區)負責村(社區)級“愛心+”項目認定、運行、日常管理和結算工作,負責愛心積分認定,落實愛心積分卡的領取、管理和發放工作。
(四)建設方式:各級“愛心+”項目建設工作原則上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運營,按照“布局合理、設施完善、統一標識”的原則,選擇證照齊全、守法經營、信譽度高的大型商業主體進行協議管理。
(五)資金及物資來源:建設初期以各新城財政資金為主;正常運行后社會捐贈資金為主,財政資金為輔,各行業可使用資金為補充;年底新區將根據各新城工作開展情況給予新城獎勵性補貼;同時大力支持鼓勵幫扶單位、民辦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積極捐助(捐贈以現金為主),形成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使用的良好氛圍。
(六)設立層級:按照街鎮、村(社區)同步建設的思路,在新區涉貧街鎮完成街鎮級的“愛心+”項目建設,同時各新城可選擇服務對象集中,基礎條件較好村(社區)建設村(社區)級的“愛心+”項目。
(七)積分管理:“愛心+”項目物品兌換,主要以積分兌換形式進行,服務對象可憑有效積分憑證在“愛心+”項目合作商業主體兌換相應積分的日常生活用品及服務。(具體見西咸新區“愛心+”項目積分兌換管理辦法)
(八)服務管理:各新城應配備“愛心+”項目服務人員,負責調研和收集區域內困難群眾服務需求,根據群眾需求和工作需要,適時調整相關制度。
(九)監督管理:各新城要建立“愛心+”項目管理運行監督機制,成立“愛心+”項目監督機構,負責“愛心+”項目運營期間的全程監管。
四、職責分工
1.扶貧部門:負責統籌推進“愛心+”項目相關工作,指導各級“愛心+”項目的籌建和后期監管工作,及時解決“愛心+”項目運行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2.民政部門:負責出臺“愛心+”項目建設實施方案,負責“愛心+”項目合作對象的認定、日常管理、后期發展工作,負責制定“愛心+”項目管理制度、標識、標牌,設計制作積分卡券。
3.宣傳部門:負責“愛心+”項目宣傳工作,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愛心+”項目建設工作。
4.財政部門:負責“愛心+”項目建設必要的資金保障、資金管理和監督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愛心+”項目建設和運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引領文明新風尚,創新社會管理,凝聚發展正能量的一項重要舉措,各有關單位和部門要統一思想認識,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為新區發展服務。
(二)明確職責分工。各新城要將“愛心+”項目建設作為年度脫貧攻堅重要工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制定工作計劃,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完成時限,切實抓好落實。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主要領導要主動參與“愛心+”項目建設,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三)強化督導考核。“愛心+”項目建設運行將納入各新城脫貧攻堅年底扶志扶智工作考核,同時要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對相關單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
陜西省西咸新區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陜西省西咸新區人社民政局
陜西省西咸新區財政局
2018年4月8日